現在公眾號推送機制有點凌亂,常關注區老師的家長,建議給我加個星標,這樣不容易錯過消息。
這兩天去了香港浪,隨便聊聊。
首先廣州理工實驗,本周六有開放參觀活動,具體安排如下:
3月22日(周六)上午集中專場:9:30前到校(參觀校園—學部講座—校長咨詢);
(2)3月22日(周六)下午值班接待:14:00—17:00 ,該時間段內到校即可(參觀校園—咨詢面聊,無講座);
這里有個學校的意向登記,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填寫,會有學校老師聯系大家安排,建議選擇有宣講+QY的上午場。
然后聊聊是本文的標題。
眾所周知,應屆考生越來越多,但公辦學位增速有限。這么一來,勢必加劇了優質學位(示范性高中)的要求越來越高。
成績在第三梯度以下的學生是比較尷尬的,如果前兩個批次以及第三批次的第一志愿沒法解決戰斗,往下能選擇的空間很小,剩下可選的就是綜合高中和民辦高中了。
哪怕是看似成績無憂的二梯度甚至接近一梯度的學生,也有自己憂慮的地方。每年也有相當一部分家長不太看得上三梯度的公辦學校,寧可挑一所民辦進更好的班,圖的是更優質的師資團隊,更精細化的管理。加上公費班的出現,二梯度以上學生在學費上往往有一個較大的折扣,甚至是白菜價的公費班。
所以,民辦需求一直存在,按理說是賣方(學校)市場。但問題是,僧多粥更多……這幾年涌現出大量的民辦學校,,民辦學位增速遠超考生增速。
學生紅利不是秘密,都是公開的數據。這些新民辦投資方無疑是看中了這一點,掐準了想吃這波紅利。
所以你看,學費動不動就8~10萬一年,不管學校新不新,硬件好不好,地理位置優越不優越,弄一些噱頭就敢收這個費用,算盤打得咔咔響。
然而,現實也是啪啪打臉。
是的,去年民辦的錄取情況并不理想,大批民辦出現沒錄滿的情況。
當中的不少學校,直到補錄都沒錄滿,個別缺口還非常大。有意思的是,幾乎沒怎么宣傳,且地處肇慶,去年悄咪咪進了中招系統的肇慶華附,補錄滿了,而且錄到了550分——沒錯,便宜是必殺技。
這個嘛,我沒有馬后炮,去年志愿填報前就給大家打過預防針,看上你就大膽報:。機智如我,贊一下不過分吧。
今年,了解了一些民辦學校的情況之后,明顯感覺到學校壓力大大的有啊,很具體地表現在了學費上。
沒什么學校敢漲價的。那些有一定口碑,招生情況不錯的學校站得比較硬,但宣傳力度和招生力度也很強,對部分優秀學生愿意給出更高的免學費政策。
這兩年的新民辦,學費標準上倒是不會降價,畢竟降了對已經入讀的學生說不過去,也給人一種不好的觀感。但,學費減免政策力度大增。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包括三梯度、四梯度甚至直到普高線都有優惠,幅度還不低——這不就是變相降價了嗎。
至于新民辦,今年保守估計在5所以上(應該不止),因為還沒有最后審批,所以它們還不能太張揚有什么動作,但據我了解,在學費設置上,大家都充分考慮到了市場環境,定價不會太高。
我感覺,結合經濟環境一般,以及觀念上的變化的事實,70000/年會是個門檻,高于這個數字的,除非真有什么過人之處,否則市場真會教他們做人。
民辦卷起來,價格打下來,對廣大家長和學生來說是一個好的信號。二梯度以上讀民辦,除了頭部那幾所,其他的學費不給你們打個骨折你都可以考慮一下(有二梯度預期,你可以“吊高嚟賣”)。注意,不一定要公費班才能折,你第四批才報也有折,具體視乎學校政策。
當然,學費不是選擇學校的唯一因素,我建議如果你沒有確定性的一梯度預期(哪怕二梯度你也要考慮失手的保底情況),民辦確實是值得考慮的。
提前一點,了解一下不同的民辦,自己做做功課,貨比三家,不是壞事。
昨天給整了一個珠江高級中學的,今天開頭有我以前介紹過的廣州理工實驗,其他的陸續有來。另外,浪完這兩周,接下來直播準備開啟,歡迎繼續關注區老師公眾號、視頻號、今日頭條、小紅書等,全平臺同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