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爭流千帆競,乘風破浪正遠航。
今年年初,青島召開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動員大會,會上青島市委書記曾贊榮強調要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抓項目、擴內需、穩增長。
作為被寄予厚望的“全市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青島董家口經濟區主動加壓,將今年標定為“項目攻堅年”,明確要把項目推進落實作為貫穿全年的重點工作。
3月18日,青島董家口經濟區召開“項目攻堅年”動員大會,以打頭陣、當先鋒的果敢擔當,吹響“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沖鋒號,而不論是發起五大攻堅行動,還是推出“三項保障措施”,一項項擲地有聲的舉措背后,鉚足干勁的董家口經濟區正通過自上而下的全面動員,積勢蓄能。
1
聚焦“五大攻堅行動”
董家口經濟區錨定“項目攻堅年”
高質量發展,根基在實體,支撐在產業,落點在一個個具體項目上。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首要任務,并明確提出要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凸顯項目之于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身為經濟大市,青島同樣也將項目明確為經濟工作的生命線。而作為青島高質量發展的“龍頭”,西海岸新區也在品質西海岸建設動員大會上明確,功能區要大力招引龍頭項目,強擔當、挑大梁。
作為新區重要功能區之一,青島董家口經濟區積極響應,將2025年標定為“項目攻堅年”,力求以先鋒的姿態、實干的作為,全力推動項目建設提質、提速、提效,為經濟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積蓄力量。
對此,黃島區委副書記,董家口經濟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毛軍響表示:“開展‘項目攻堅年’”活動,就是把‘項目為王’的導向內化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加大項目攻堅突破,扎實做好項目謀劃引進、落地建設、投產達效等各環節工作,實實在在地抓一批大項目、好項目。”
誠然,從外部形勢來看,作為青島和新區實體經濟主戰場,聚焦項目攻堅是經濟區勇挑大梁的必然選擇;就自身發展而言,攻堅項目則是其克服發展瓶頸、加快補齊短板的必由之路。
正所謂“善弈者謀勢”,謀勢自然要講布局落子。在18日召開的動員大會上,《青島董家口經濟區“項目攻堅年”工作方案》正式發布,明確將發起招大引強、產業提質、港口升級、平臺搭建、城市更新“五大攻堅行動”,并細化出12項攻堅任務,力求通過把握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方面,不斷提高項目推進落實的精準性、有效性。
細觀之,這12項攻堅任務均與經濟區當前工作重點精準契合,如招大引強攻堅行動中的精準招引重點產業項目任務,提出聚焦“1+1+3”產業體系,組建高端化工與新材料及綠色能源、裝備制造、臨港加工及物流貿易三支招商隊伍;產業提質攻堅行動中的以產業項目投產達效促進產業提質,“點名”國橡中心50萬噸功能性新材料等重點項目;平臺搭建攻堅行動提出要進一步提升綠色低碳新材料新興產業專業園區發展水平……凡此種種,不難看出經濟區“以項目攻堅之勢,謀高質量發展之實”的決心。
而如果將視角拉得再遠一些,此番五大攻堅行動的提出也有一條鮮明的主線——實現項目全領域覆蓋、全要素體現、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鏈條責任落實。
一定程度上說,五大攻堅行動可以視作一個環環相扣的有機整體,其中既有對于項目招引、建設的直接部署,也有對于港口、平臺等載體的建設,還包括土地、交通等核心要素的保障。
這背后的一個邏輯是:項目攻堅成果最直觀的體現,便是項目落地帶來的投資收益以及項目投產達效的經濟收益,而不論是項目落地還是項目建設,都離不開載體如產業園區、金融資本等的加持,同時作為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區,港口也是董家口經濟區增強自身吸引力與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抓手。在此基礎上,土地、交通等核心要素的優化提升,則將為項目創造更為理想的發展環境,為吸引企業、資本、人才等各類優質要素帶來助益。
春種秋收,唯有奮斗才能賦予時間意義。對經濟區而言,五大攻堅行動的提出,不僅是對于“項目攻堅年”相關打法的具體部署,更是其加快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助力青島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關鍵抓手。
2
項目站“C位”
助力青島建設國際航運中心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從國內外的歷史經驗看,發達城市大多數是“因港而興”:全球35個國際化大都市中,有31個因為有港口而發展起來;在中國,GDP排名前20位的城市中,港口城市占到80%。
青島亦然。因港而生、向海而興,港口已成為這座城市發展最大的優勢之一。去年,青島將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提升至城市發展戰略,并印發了《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
在《行動方案》中,特別提到要促進港產城聯動發展,將“港”置于首位,足以見得青島對于港口發展的重視程度。
作為全國一次性規劃陸域面積最大、泊位最多的綜合性港區,董家口港區稱得上是青島建設國際航運中心、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的棋眼。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動員大會召開前不久,青島市委書記曾贊榮、市長任剛圍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推進情況,專門到董家口港區調研,并提出要加快推進董家口港重點項目建設,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積極發展多式聯運,進一步提升貨物吞吐能力和港口服務水平,著力增強港口樞紐功能。
專門點題“項目”,一方面契合今年青島“項目推進落實年”的工作基調,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項目建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也是加速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的核心手段。
而在此番所發起的五大攻堅行動中,經濟區也專門將港口升級攻堅行動列為其中一項,明確要打造一流港口設施。這其中,“項目”正是當仁不讓的“C位”。
一方面,經濟區格外注重與全市工作的協同,明確要對照青島國際航運中心推進建設三年行動方案任務要求,建立重點項目庫,實行頂格協調、頂格推進,當好世界級海洋港口群建設主力軍。
另一方面,一批重點項目的竣工與落地,則能夠進一步增強港口樞紐功能,提升港口的吞吐能力和運營效率,帶動臨港產業發展,增強產業競爭力。
此外,對于產業園區的項目招引、開發建設以及對于交通運輸網絡的暢通,則能夠為港區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積極發展多式聯運帶來有力補充。
例如被寫入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董家口至五蓮鐵路、董梁高速,此番在五大攻堅行動中也被重點提及。這些項目的實施,將推動董家口經濟區進一步打造內聯外暢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速港產城聯動發展。
從這個角度來說,經濟區在將項目置于“C位”的背后,實則是在謀劃著一盤更大的棋局。
3
鍛造“實干鐵軍”
精準要素保障和高效服務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如果說動員大會是對經濟區全年項目攻堅工作的全面部署,那么想要以最快速度推動項目從“紙面”到“地面”,則需進一步激發“關鍵少數”的實干家精神,正如毛軍響所說:“‘項目攻堅年’活動,精準要素保障和高效服務是確保項目順利推進的關鍵。”
為此,在董家口經濟區所明確的“1531”發展思路中,基于打造全市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循環經濟區、綠色新港城這一目標定位,明確提出要持續強化新區意識、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作風能力“三項保障措施”。
在強化新區意識方面,董家口經濟區明確要主動把工作融入新區改革發展大局,落實“一區兩鎮”發展格局,在項目攻堅突破上打頭陣、當先鋒,在港產城融合發展上樹標桿、作示范,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主陣地。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面向“項目攻堅年”,經濟區提出三個“確保”:強化保障,確保要素跟著項目走;優化審批,確保服務圍著項目轉;深化服務,確保工作盯著項目干。
歸根究底而言,這三個“確保”皆指向同一內核——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聚焦項目干。
首先,重大項目成功落地、加速推進的背后,離不開土地、能耗、資金等資源要素的高效率保障。為此,經濟區將提前梳理項目要素需求,確保項目所需的各類要素及時保障到位。
其次,服務作為營商環境的“試金石”,企業辦事方便不方便,服務效率高不高,將直接影響企業的投資意愿。今年,經濟區將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推行“多審合一”“多證聯發”,全程幫辦、協辦、代辦。
此外,想要第一時間打通堵點難點,還需要全鏈條、全天候做好服務保障。接下來,經濟區將常態化深入項目、深入企業一線,建立臺賬,逐個擊破、銷號管理。
抓作風就是抓發展,好作風就是戰斗力、生產力、核心競爭力。在提升作風能力方面,經濟區也將做到四個“強化”:強化實干實績,明確工作節點和責任人,強化督查通報,實施亮燈預警,推動項目按計劃節點推進;強化結果導向,研究出臺考核辦法,建立在招商一線、項目一線、保障一線等考察識別干部機制;強化攻堅合力,推動各方面工作齊頭并進;強化容錯免責,旗幟鮮明為敢于擔當的干部加油鼓勁、撐腰壯膽,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
高素質隊伍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動員大會上,也對《青島董家口經濟區容錯糾錯工作辦法》進行了解讀,而這正是經濟區旗幟鮮明地為敢為善為者站臺的體現,這樣的舉動將有助于激發“關鍵少數”的主觀能動性。
干字當頭,只爭朝夕。
立于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潮頭,青島董家口經濟區正以項目為突破口,向著全市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循環經濟區、綠色新港城的目標加速進擊,并以自身的率先垂范,為全市和新區高質量發展多作貢獻、勇挑大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