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 稀缺 穿透
越挫越勇真英雄!
作者:一然
編輯:陳晨
風品:張戈
來源:銠財——銠財研究院
沒有意外,百亞股份一度跌停了。
剛剛過去的2025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衛生巾、紙尿褲殘次料被翻新、“二次銷售”事件,其中涉及“自由點”、“好之”、“蘇菲”等多個著名品牌,前兩者為A股上市公司百亞股份旗下品牌,一經曝光便引發廣泛熱議。
3月16日,深交所緊急下發《關注函》,要求百亞股份自查并說明:是否知悉、參與報道所述違規業務,和涉事違規公司是否存在交易往來或者應予說明的關聯、合作關系;關原材料采購、生產殘次品處置的制度和實際執行情況,內部控制機制是否有效運轉,是否存在采購不合格原材料、殘次品違規流通或者處置的漏洞等。
3月17日百亞股份開盤即跌停,截至當日收盤跌9.36%,報23.14元/股,截至3月19日收盤價22.97元,市值98.62億元。
所謂規模越大、責任越大,貴為行業翹楚何以陷入被點名漩渦?后續信譽金身如何修復、靠啥修復,還有什么煩惱隱憂呢?
01
3·15風波與往期質疑
扎牢風控籬笆
LAOCAI
首先來還原下此次曝光事件,梁山希希紙制品有限公司作為關鍵回收商,涉及對不合格殘次品衛生巾的非法處理。該公司回收的殘次品衛生巾品牌包括全棉時代、自由點、蘇菲等知名品牌,這些殘次品的流向主要有兩種:其一,被作為所謂的“二等品”直接銷售給下游銷售商;其二,經過處理后制成翻新料,再次賣回上游生產廠家。
據央視財經,按照行業規范,正規的一次性衛生用品廠家對生產線上淘汰的殘次品等生產,都要進行切碎處理才能夠流出企業。那么希希紙制品公司從哪里買來的廢料,會有如此大量完整的“二等品”?
垃圾
垃圾
該公司負責人透露通過所謂的“關系”,以低價大量收購這些不合格產品,并暗示這些翻新料的最終流向可能涉及上市公司。此外,該公司車間環境極其臟亂,操作人員在沒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徒手挑選“二等品”。
爆料可謂炸裂。無論《GB 15979-2002 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還是即將2025年7月1日實施的《GB15979—2024 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要求》,都明確“不應使用廢棄或使用過的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作為原材料或半成品”、“原輔料的購入、貯存、發放、使用應滿足產品質量控制要求并符合管理制度規定”以及對生產環境進行嚴格要求。
顯然,希希紙制品公司已摩擦了行業底線,也讓涉事上市公司深陷質疑。
雖然此次“3·15”晚會的曝光未明確指出具體是哪家廠商在使用回收料,卻暴露了供應廠商的內部管理漏洞。一方面,殘次品是如何從正規廠家流出的?另一方面,希希紙制品公司能買通內部人員,是否意味著相關企業監管方面存在較大漏洞?
深交所的關注函也聚焦于此,截至目前百亞股份尚未給出正面回應,僅“自由點”品牌發布官方聲明,表示堅決打擊非法回收、翻新、銷售殘次品以及制假售假違法行為,已成立專項調查組進行全面調查并將在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所有產品均符合國家質量標準、每一件均可追溯生產源頭。
知名危機公關專家、福州公孫策公關合伙人詹軍豪表示,僅通過官方聲明回應,這種方式略顯單薄。聲明雖表明了態度,但缺乏具體的行動細節和深度溝通,難以完全消除消費者的疑慮。
瀏覽黑貓投訴,315后自由點相關投訴有所上升,一些消費者質疑“要求之前下單的全部退款”“懷疑商品翻新卻遭敷衍,淘寶不管”“被315曝光售賣殘次品,聯系商家無人處理!”等,微博上也有消費者表示“天塌了”“這輩子都不會再買”等吐槽。言語或顯犀利、甚至片面偏頗,卻也給企業敲響一記警鐘,輿論猛于虎、品控大于天。
實際上,這并非百亞股份首次被質疑。據《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GB 15979—2002)標準中“婦女經期衛生用品”類的規定:安心褲中的細菌菌落總數不能超過(普通級:200、消毒級:20)cfu/g,真菌菌落的總數不能超過(普通級:100、消毒級:不得檢出)cfu/g,大腸菌群、致病菌(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均不得檢出。這些指標檢測值越小越好,表明產品越衛生;反之,衛生狀況就越差。
而據重慶市場監管2021年發文,檢測顯示自由點安心褲細菌菌落總數為80cfu/g、真菌菌落總數為20cfu/g,意味著有少數安心褲產品存在不可忽視的微生物污染。
另外,截至2025年3月19日,黑貓投訴上自由點累計投訴116條,涉及異物、蟲卵,用后過敏、身體不舒服等質疑。
(以上投訴均已經過平臺審核)
誠然,用戶千人千面、人人滿意并不現實。上述監管只是過去時、上述投訴也或有偏頗片面處,但別忘了,用戶體驗、消費口碑是企業發展的基石,千里之堤潰于蟻泬,多些自我審視、查漏補缺總沒有錯。
往事不可追,來日猶可期。詹軍豪建議,百亞股份等企業應完善內部監管機制,建立嚴格的原材料采購標準和生產過程監控體系,加強員工質量意識培訓,定期進行內部自查和外部抽檢,并將相關信息向消費者公開。同時進一步加強危機公關,如迅速成立專項調查組,公開調查進展;邀請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對產品進行全面檢測,并公布詳細檢測報告;積極與消費者互動,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解答消費者疑問。
02
支柱品牌蒙塵
高利更要高質
LAOCAI
看看衛生巾的高毛利,不算多苛求。
Euromonitor數據顯示,從2009年至2023年,衛生巾平均價格從0.49元/片增長到0.9元/片,年復合增長率4.79%。聚焦百亞股份,據招股書,2017年-2019年6月末,衛生巾銷售價格為0.34元/片、0.38元/片、0.42元/片,其中自由點為0.45元/片、0.47元/片、0.48元/片,呈持續上升趨勢。
需要明確的是,衛生巾成本并不高。招股書透露,2017年至2019年,含原料、人工、制造費用在內,一片衛生巾的平均成本價分別為0.1511元、0.1745元以及0.1887元。但在經銷商層層加價,疊加運輸、倉儲等成本,最終到消費者手里價格已大幅溢價。
2019年,中泰證券發布的《衛生巾行業深度報告》將衛生巾定義為“具備剛需屬性的高毛利行業”。2017年至2019年,百亞股份自主品牌衛生巾產品毛利率分別達到55.44%、53.75%、55.3%,另據歷年財報,2020年-2024年上半年分別為50.52%、50.65%、50.49%、54.43%、57.37%。
高毛利率背后,一個重要支撐是衛生巾品牌的“消費升級”。據中國生活用紙委員會數據,2017年我國衛生巾市場滲透率已趨于飽和,市場增長動力從銷量增長轉變為由消費升級驅動的價格提升。為爭奪有限的市場份額,品牌們紛紛在產品賣點上花起心思。
一些品牌以添加物為賣點。例如,ABC涼感衛生巾添加了薄荷腦、魚腥草、榴蘭花等成分,聲稱可以清涼抑菌;自由點則推出了益生菌衛生巾,宣稱能平衡私處菌群,并成為品牌大單品。2024半年報中,百亞股份介紹,公司益生菌系列產品添加了可改善女性私處環境的專利益生菌LA88。
另據長江商報,百亞股份研發部負責人張賢介紹,自由點益生菌Pro衛生巾的核心在于添加經過科學篩選的益生菌成分,即滅活的嗜酸乳桿菌LA88、植物乳桿菌N13及其代謝產物,與以往的衛生巾相比,除了吸收,還能夠幫助維持女性私處的微生態平衡。
拋開功效如何、有無“智商稅”質疑,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升級”產品已成為營收盈利支柱。在自由點天貓旗艦店,標稱第二代益生菌的衛生巾售價28.9元/4包,每包5片,每片平均售價超1.4元。
2025年1月23日,百亞股份發布業績預告,2024年營收32.55億元,同比增長15.95%;凈利2.85億元,同比增長19.69%。其中,自由點產品營收30.37億元,同比增長60.7%,以益生菌系列為代表的大健康系列產品收入增速更快。
拉長時間線,2022年至2023年公司營收為16.12億元和21.44億元,同比增長10.19%和33.00%;凈利為1.87億元和2.3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83%和27.21%。其中,自由點產品貢獻收入13.39億元、18.9億元,占比達83.06%、88.15%。
支柱品牌被點名蒙塵,顯然是一個利空消息。畢竟,高價的背后是高品高質,對品牌形象和業績表現有無沖擊、影響多大值得持續觀察。
03
要營銷更要研發
貴在表里如一
LAOCAI
往期看,自由點營銷方面投入不予余力。
抖音等社交媒體平臺上,自由點的廣告投放并不鮮見,涵蓋女性生理健康宣傳、公益廣告定制短劇以及實驗室測評等多種形式。此外,還邀請明星代言。如2021年7月官宣女排奧運冠軍丁霞為品牌大使,2022年11月又官宣虞書欣為品牌代言人。
2024上半年,百亞股份銷售費投入達5.41億元。其中,營銷類推廣費用投入3.68億元,同比增長283.1%。拉長時間線看,2020年至2023年分別為2.219億元、2.789億元、3.95億元、6.69億元,對應增速分別為-28.21%、25.69%、41.62%、69.36%,費用率分別為17.74%、19.06%、24.5%、31.2%。
相比之下,同期研發費僅為2986萬元、5096萬元、4351萬元、5411萬元以及3291萬元,費用率為2.39%、3.48%、2.7%、2.52%、2.15%。
孰輕孰重或一目了然。行業分析師王婷妍表示,說到底,營銷只是面子,能一時快拉業績,卻也有邊際效應,過度依賴容易產生反噬。產品力才是里子,背后需要特色創新、核心技術研發打底。只有表里如一、練好品質內功,用高質量的口碑體驗才能持續黏住市場用戶。
2020年至2024年6月末,公司凈利率為14.56%、15.32%、11.59%、11.12%,是否露出邊際遞減效應值得企業審視。
從專利數據看,2023年百亞股份新增專利28項,主要集中于生產工藝優化和產品設計改良,例如包裝改進、生產線自動化升級等,而涉及材料科學、環保技術或生物科技等核心領域的突破性專利占比較低。結合上述營銷費、研發費體量增速對比,需警惕戰略失衡、發展后勁不足的風險。
04
兩大抓手、自證之道
越挫越勇真英雄
LAOCAI
當然,作為深耕行業多年的知名企業,百亞股份市場地位不可小覷。
尼爾森統計數據顯示,在2024上半年度全國銷售額份額排名中,自由點品牌衛生巾產品的市場份額在本土衛生巾品牌中排名第二,在重慶、四川和云南市場銷售份額排名第一。
該成就主要得益于渠道協同、產品結構優化。百亞股份采取差異化、因地制宜的發展策略,來滿足不同區域市場的需求特點。以2024上半年為例,兩線均取得顯著增長:線下營收8.11億元,同比增長23.40%;線上營收6.53億元,同比增長175.99%。核心區域以外省份營收1.92億元,同比增長65.57%。
線上增速更猛,意味著百亞股份抓住了渠道重塑契機、戰略布局方向及發力正確。據尼爾森數據統計,2023年衛生巾品類在電商渠道的銷售額占比已達32%。消費習慣、購物方式和交流方式的改變,為零售業態帶來了深刻變革,百亞股份顯然是吃到了上述紅利。
再看產品結構優化調整,除了無感七日、無感無憂和舒睡等核心產品系列,還重點推廣了平衡私處微生態的益生菌系列、方便貼身的安睡褲系列、天然健康的有機純棉系列以及天然蠶絲敏感肌系列產品,進一步豐富了中高端產品品類,提升了盈利水平、業績抗波動性。
一手渠道一手產品,可見雙輪驅動的百亞股份也有一顆市場深耕、自我進化之心。由此,更反襯出“3·15”被點名的突兀性、遺憾性。
孰是孰非,目前靜等權威回復,任何過度解讀、以偏概全都是不負責任的。無論馬失前蹄還是冰山一角,都給企業乃至整個行業敲響一記警鐘。回歸商業本質、嚴把產品質量、珍惜信任羽毛,以最真實的價值贏得消費者的認可。這是企業常青的王道、也是百亞股份重塑金身的自證之道,更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所謂危中有機、烈火真金,越挫越勇真英雄。此番點名,能否成為向陽而生、全新開始、更好開始的一個契機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