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慶34歲女子拔錯牙后輕生"的話題持續占據熱搜。這起由拔牙糾紛引發的墜樓事件中,年輕生命隕落的背后,藏著怎樣的醫療糾紛與維權困境?記者通過多方采訪還原事件細節。
時間回到3月12日,在安慶市立醫院口腔科門診,34歲的吳女士本要拔除右下智齒。據家屬提供的診療記錄顯示,主治醫生在操作過程中誤將相鄰的健康磨牙當作智齒拔除。這個直徑約1.5厘米的磨牙缺失,直接導致患者出現持續劇痛、無法咀嚼等問題。
"從醫院回來那幾天,她疼得整夜睡不著,只能靠喝水度日。"吳女士的姐姐向記者展示妹妹生前視頻,畫面中當事人面部明顯腫脹,說話時因疼痛不時停頓。更令人揪心的是,在3月13日發布的社交媒體長文中,吳女士詳細描述了就醫經過:醫生發現拔錯牙后,竟在未麻醉情況下,用鐵絲強行固定被誤拔的牙齒,持續近一小時的操作令她"痛到指甲掐進手掌"。
隨著事件發酵,更多爭議浮出水面。家屬指出,院方存在私自篡改病歷行為。在原始電子病歷中,原本記錄的"拔除右下智齒"被更改為"拔除右下磨牙",而當患者提出異議時,主治醫生堅稱"術前已告知風險"。對此,吳女士生前在社交平臺憤怒控訴:"我連智齒和磨牙都分不清嗎?"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三甲醫院的關鍵醫療環節,術前告知程序疑點重重。據家屬反映,整個診療過程未簽署任何書面風險告知文件。記者查詢《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發現,侵入性診療必須進行書面告知,這使該院醫療程序合規性存疑。
維權過程中,雙方的溝通逐漸陷入僵局。院方提出的解決方案是"患者先自費治療,后續憑票報銷",但始終拒絕承認醫療事故。多位目擊者證實,3月14日醫院工作人員曾致電要求刪除網絡視頻,通話錄音中出現的"你們怎么投訴都沒用"等言論,進一步激化了矛盾。
在生命最后的72小時里,這位兩個孩子的母親經歷了怎樣的煎熬?其社交媒體動態顯示,3月15日凌晨她寫下:"在鐵證面前還在狡辯,這個城市讓我窒息。"配圖是紅腫的右側臉頰和布滿血痂的牙齦。評論區有網友建議做醫療鑒定,但顯然沒能阻止悲劇發生——3月17日傍晚,吳女士從醫院11樓縱身躍下,警方排除他殺可能。
事件引發連鎖反應:安慶市衛健委已成立專項調查組,涉事醫院暫停了當事醫生的接診工作。醫學專家在接受采訪時指出,智齒與磨牙解剖位置相近,但專業醫生通過觸診和影像檢查應能準確區分。更有資深牙醫直言:"所謂'拔智齒可能帶出鄰牙'的說法不成立,這兩類牙齒壓根結構完全不同。"
這場悲劇留給公眾諸多思考:當遭遇醫療糾紛時,患者如何有效維權?記者梳理發現,現行醫療糾紛處理存在"協商-調解-訴訟"三級程序,但現實中協商環節常陷入扯皮。法律界人士建議,遇到類似情況應立即封存病歷、申請醫療鑒定,必要時向衛生行政部門投訴。
34歲生命戛然而止,留下年邁父母和兩個未成年子女。在自媒體平臺上,數萬條留言中既有對醫療亂象的聲討,也有對極端選擇的不解。正如一位網友所說:"維權路上布滿荊棘,但活著才能等到真相。"目前,有關部門正對涉事醫院進行全面核查,我們期待公正的調查結果,更期盼此類悲劇不再重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