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圈又殺出一匹黑馬!
近日,浙江寧波一家從模具廠起家的老牌汽配企業,發布了首款國產人形機器人核心“關節”——“反向式行星滾柱絲杠”,引起行業內關注。
行星滾柱絲杠,簡單來說,就是人形機器人的核心“關節”部件,它將旋轉運動轉化為直線運動,決定著機器人關節移動的精度和靈活性。
“這枚絲杠的研發難度,不亞于在頭發絲上雕刻《蘭亭序》。”寧波雙林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雙林股份”)常務副總經理張子盛在產品發布現場這樣說道。
受此利好影響,幾日來雙林股份的股價蹭蹭往上漲,截至3月19日收盤,雙林股份(SZ300100)雙林股份報收61.49元/股,最新市值達246.43億元。
老牌汽配企業,抓住“絲杠”躍上風口
雙林集團始創于1987年,集團旗下雙林股份成立于2000年,法定代表人為鄔建斌,公司業務主要集中在傳統汽車零部件,如座椅驅動器、輪轂軸承,以及新能源電機領域。
幾年前,這家老牌汽配企業依托在汽車零部件領域蝸桿蝸輪等方面的長期技術積累,跨界延伸至機器人領域。
據了解,人形機器人涉及的零部件繁多,其中,絲杠的價值量占比達到了19.4%,比減速器、傳感器等部件的價值量都高。假設一臺機器人成本為2萬美元的話,絲杠的價值就接近4000美元。但長期以來,高精度行星滾柱絲杠的設計制造一直依賴進口,成為制約國內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關鍵瓶頸。
行星滾柱絲杠涉及絲桿、滾柱、螺母的精密耦合,其長徑比達到10:1的螺母制造難度尤其大。而汽車座椅調角器的蝸桿傳動,與人形機器人絲杠存在技術同源性。雙林股份將汽車零部件領域的表面滲氮工藝創新應用于絲杠制造,通過納米級研磨將傳動誤差控制在±0.003mm,相當于人類頭發直徑的1/25
來源:雙林股份發布會現場
這一帶著“雙林”芯的反向式行星滾柱絲杠在性能上實現了顯著提升,業內人士分析,預計今年全球絲杠的市場規模將突破120億元,到2030年有望達千億級。
24歲接掌企業,實現三級跳
上世紀八十年代,32歲的寧波人鄔永林(鄔建斌父親),在寧海創辦塑料制品廠,最初僅為當地洗衣機廠加工泡沫墊片,90年代,他敏銳抓住彩電行業機遇,轉型生產電視機回掃變壓器骨架,迅速占據細分市場主導地位。
雙林股份總經理、董事長的鄔建斌
現為雙林股份總經理、董事長的鄔建斌,1980年出生。24歲從父親手中接過管理權之后,這位“企二代”不僅帶領企業實現三級跳,還曾登上2021年胡潤百富榜(當時的財富是20億元)——
2000年前后,企業二次轉型,切入汽車配件賽道,產品線從單一塑料件擴展至汽車內外飾、精密模具、新能源電機等核心部件;2010年,鄔建斌帶領以汽車配件為主業的核心企業雙林股份在創業板上市,成為寧波汽車零部件行業標桿,年營收穩定在40億量級的同時,還將業務觸角延伸至教育、文旅等多元領域;2011年鄔永林病逝后,剛過而立之年的鄔建斌全面接掌集團。
來源:《浙商》雜志 記者 施曉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