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四個節(jié)氣,通常出現(xiàn)在每年公歷的3月20日或21日。此時太陽到達黃經0°,直射地球赤道,全球晝夜幾乎等長,故稱“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春分后,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反之,標志著春季的正式到來。
氣候特點
氣溫回升:春分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進入明媚春季,氣溫穩(wěn)定在10℃以上,草木萌發(fā),桃花、櫻花盛開。
雨水增多:“春雨貴如油”,此時降水增加,利于農作物生長,但需防范“倒春寒”對農業(yè)的影響。
風沙頻繁:北方地區(qū)易出現(xiàn)大風、沙塵天氣,南方則可能進入前汛期,雷雨增多。
文化意蘊
春分在古代被視為校正度量衡的基準日,象征公平與自然秩序。現(xiàn)代,它既是農耕時令標尺,也承載著人們對萬物復蘇的喜悅,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韓國、越南等受漢文化影響的國家亦有春分祭祖習俗。
春分不僅是一個節(jié)氣,更是自然與人文交匯的節(jié)點,提醒人們順應天時,播種希望,迎接一年的成長與收獲。
春分時節(jié),飲食也應遵循順應時令的原則。以下結合傳統(tǒng)習俗、養(yǎng)生需求與時令特點,推薦大家?guī)追N適合春分食用的食物:
太陽糕(北方習俗)
太陽糕是北京等北方地區(qū)春分的特色食品,以糯米制成,印有太陽圖案或“金烏”(神話中的太陽神鳥)。古時春分祭日,百姓用太陽糕供奉太陽神,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也寓意“陽氣升發(fā),萬物生長”。
春分晝夜平分,此后日照漸長,食用象征太陽的食物呼應了人們對光明與溫暖的祈愿,同時糯米溫補,適合春季養(yǎng)生。
酒釀餅(江南習俗)
酒釀餅流行于蘇州、上海等江南地區(qū),以酒釀發(fā)酵面團制成,內餡多為豆沙或玫瑰,口感香甜松軟。其發(fā)酵工藝與春分時“陽氣升騰”的自然規(guī)律相呼應。
酒釀象征“發(fā)”,寓意春分后生機勃發(fā)、生活蒸蒸日上;甜味則寄托了對甜蜜生活的期許。此外,江南春分多陰雨,酒釀的溫性可祛濕暖身。
枇杷
枇杷成熟期通常在春末夏初(4-6月),但部分地區(qū)早春已有新鮮枇杷。其性涼味甘,潤肺止咳、生津止渴,符合春季養(yǎng)肝潤燥的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