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魯斯特
來源 | 思想潮
局勢的演變,可能已經超出李嘉誠的控制。
最近,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跟美國的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集團,達成交易,長江和記的43個港口,分布于23個國家,賣給了貝萊德。
價格不便宜,190億美元現金,本來市場的估值為130億美元,李嘉誠的這筆生意,無疑大賺了。
貝萊德和特朗普政府,也感到滿意。這43個港口里面,就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巴爾博亞港(Balboa)和克里斯托瓦爾港(Cristóbal)。
特朗普上臺后,就一直聲稱,要把巴拿馬運河的港口,從中國人手里奪回來。
這下子,出了高價,也收入囊中了。
李嘉誠為何要出賣港口?毫無疑問,他作為商人,意識到這項資產后面面臨巨大地緣政治風險,美國虎視眈眈,且全球打響關稅戰,港口生意不一定好做,因此,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他落袋為安,從商業邏輯來說,完全沒有問題。
正如有美國一位美國學者埃文·埃利斯所說,這是李嘉誠看到地緣政治變化后快速對局勢作出的反應。“我認為這代表了長江和記態度的轉變。該公司認識到,特朗普政府非常注重他們是一家與中國有聯系的公司,因此迅速改變了姿態。”
但是,有人并不那么看,長江和記的這筆買賣,正在惹上“非議”。
就在3月13日,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在其官網上轉載了大公報的一篇評論,題為《莫天真 勿糊涂》,“聲討” 長江和記的這筆買賣。
文章里面說了什么呢?
我摘一些要點給大家看看:
1、有媒體報道指,貝萊德CEO芬克與特朗普私交甚篤,在收購洽談期間曾到白宮向特朗普匯報有關情況。特朗普和美國方面一點都沒有把這個交易視為“普通的商業行為”,毫不掩飾、肆無忌憚地直接插手、操縱,完全將其作為推行全球霸權的手段。
2、巴拿馬運河是全球航運的咽喉要道,全球6%的海運貿易經此通行,中國商船貨運量占比達21%,是中國與拉美、加勒比地區貿易的核心要道。巴拿馬運河被“美國化”“政治化”后,美國一定會將之用于政治目的,推行自己的政治議程,中國在此的航運貿易勢必受制于美。
3、通過這個交易,貝萊德將控制全球約10.4%的集裝箱碼頭吞吐量,躋身全球三大港口運營商,其完全可能配合美國對華打壓政策,提高中國貨運停靠成本,擠壓中國航運企業份額。同時這個交易也使中國企業多年經營的港口網絡出現重大缺口,進而使海外發展利益被美國蠶食。
4、如果美國的種種算計得逞,必然會對中國的造船、航運、外貿乃至共建“一帶一路”造成沖擊,也勢將直接影響香港鞏固提升國際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并威脅、破壞全球正常的航運、貿易秩序和安全。
5、網友普遍對這個交易和長江和記公司提出強烈質疑和批評,認為這是沒有腰骨的跪低,是唯利是圖、見利忘義,漠視國家利益、民族大義,背叛和出賣全體中國人。網友的這些情緒表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面對如此大事大義大節,有關企業當三思,應好好想想有關問題的性質和要害是什么,好好想想自己要站在什么立場、站在哪一邊。
現代社會的運行常識是,商業的歸商業,政治的歸政治,一切按照契約行事。
按理說,長江和記的商業買賣,是企業的獨立決策,但在中美兩國分庭抗禮的時代下,讓全球要害港口交由美國財團控制,不可避免會給中國的航運帶來隱患。
此事,有何解決辦法?
商業世界充滿了厲害和算計,長江和記是全球化企業,有自己的行事邏輯。
當然,它的決策可能跟國家需要背道而馳。文中稱:“面對如此大事大義大節,有關企業當三思。”
面對這樣的譴責,或許,李嘉誠也有無奈、遺憾、或者后悔?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