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競發。隨著氣溫回升,土地解凍,田野上銀膜如浪,農機奔忙,村民辛勤勞作的身影與春日的暖陽交相輝映,書寫著“藏糧于地、興產富民”的嶄新篇章。
眼下,深入白廟鄉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一派繁忙景象,轟鳴的農機聲、穿梭的農人身影、翻卷的銀色地膜,構成了一幅搶墑保墑、頂凌覆膜的“春耕圖”。3月18日上午,白廟鄉小秦村村民馬文全父子齊上陣,一人開著覆膜機在田野里轟鳴穿梭,一人緊隨其后壓實土層,一條條泛著銀光的地膜如絲帶般鋪展,為土地披上“保墑衣”。
白廟鄉小秦村村民馬文全說:“現在到了鋪地膜的時間了,地膜鋪上可以保墑,一年種上玉米,夏季玉米(豐收)打成包喂牛,牛吃著也(長得)好。”
不光是馬文全家,放眼望去,小秦、柴寺等村的覆膜隊伍已全面鋪開。今年,白廟鄉將地膜推廣與穩糧保產深度融合,累計推廣加厚地膜110噸,較往年增長顯著。通過“以舊換新”政策調動農戶積極性,同步整合農機資源,組建30余個覆膜互助小分隊,形成了“干部帶頭、群眾參與、機械助力”的合力,讓“覆膜增糧—秸稈養牛—產業增收”的循環模式成為現實。
白廟鄉黨委委員、副鄉長溫斌說:“2025年全鄉計劃推廣旱作農業11000畝、特色種植400畝,大豆玉米帶狀種植400畝、造林綠化8055畝,預計玉米畝均增產達100斤以上,保證全年糧食面積、產量雙提升。目前已采購發放加厚地膜110.2噸,組織人力500余人、動用機械200余臺,完成頂凌覆膜800余畝。”
頂凌覆膜不僅保墑抗旱,能夠進一步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帶動群眾持續擴大種植面積,白廟鄉還在覆膜工作開展之前,將廢舊地膜回收與人居環境整治同步推進,開展廢舊地膜清除專項行動,實現了廢舊農膜“以舊換新、變廢為寶”,全力打造美好宜居的鄉村環境。
白廟鄉小秦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吳小東說:“今年以來,我們村專門騰出一塊空地設立廢舊地膜回收點,統一回收、統一處理,截至目前,已對全村90%以上的廢舊地膜進行了回收,既方便了群眾春耕備耕,又助力了人居環境集中整治。”
(記者:胥蕾 編輯:蘭雪榮 審核:牛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