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
會做飯的和不會做飯的都沉默了!
萬萬沒想到,3.15才剛剛過去,眼下又跳出來一個醬油!
怎么回事?
說好的“零添加”,結果又加料了!
2025年3月,《消費者報道》的一紙檢測報告再次將“零添加”醬油推上風口浪尖——13款標榜“純凈健康”的醬油中,12款檢出致癌物鎘,7款含總砷。海天、欣和、千禾等頭部品牌集體淪陷,唯有味事達頭道鮮醬油獨善其身。
雖說這些含量都在安全限值內,正常吃不會直接危害健康,但這事兒還是讓人心里打鼓。畢竟,消費者掏錢買“零添加”,就是想吃得更放心、更健康,結果還是檢測出這些重金屬,這落差誰能接受?
這場檢測不僅撕開了調味品行業的遮羞布,更暴露了食品安全標準的系統性漏洞。
還記得兩年前的醬油“雙標”事件嗎?
2023年10月,海天醬油“雙標門”鬧得沸沸揚揚,國內售賣的海天醬油配料表里一堆添加劑,出口到日本的卻干干凈凈,只有水、大豆、小麥、食鹽等天然原料。這事兒當時就讓不少消費者心里不是滋味,感覺像是吃了蒼蠅一樣惡心!
時間來到2025年,92%的鎘檢出率徹底擊碎“零添加”神話
根據實驗室的精密儀器(ICP-MS)顯示,被寄予厚望的“零添加”醬油早已淪為重金屬重災區:
- 鎘的檢出情況:12款零添加醬油中檢出鎘,含量范圍在0.00572~0.110mg/kg。
- 總砷的檢出情況:7款零添加醬油中檢出總砷,含量范圍在0.00606~0.102mg/kg。
- 唯一未檢出的醬油:味事達是唯一一款未檢出鎘、總砷的產品。
- 短期風險:從檢測數據看,所有樣本均未超過中國標準限值,正常食用不會造成急性健康風險。
- 長期風險:鎘的生物半衰期長達10-30年,長期低劑量攝入可能導致慢性中毒(如腎損傷、骨質疏松等);總砷中的無機砷毒性較高,累積攝入可能增加癌癥風險。例如,若每日攝入15ml鎘含量最高的醬油,人體日攝入量可達安全閾值的22%
簡單來說,這些醬油正常食用不會有大問題,消費者不必過度恐慌。但是一直吃下去,時間久了就說不定了。
為啥會出現這種現象?
首先不得不承認,原料把關很難。
醬油里的重金屬,主要是原料大豆、小麥等從土壤、水里吸收來的。我國有些地方的土壤和水體重金屬污染較重,原料本身可能就帶著這些“不速之客”。而且,原料供應鏈復雜,企業很難做到對每一批原料都嚴格檢測,確保一點重金屬都不含,成本太高了。
但是另一方面,企業也有推脫不了的責任。
企業肯定想降低成本、提高利潤。在原料采購上,可能會優先選擇價格低、產量高的,而對重金屬含量關注不夠。在生產工藝上,為了延長保質期、提升口感,會添加各種食品添加劑,而對“零添加”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投入相對較少。
所以就有了這回的“原形畢露”!
我們能做什么?
首先就是破除對“零添加”標簽的迷信,大自然不會存在真正的“零添加”。
另外,優先選擇氨基酸態氮含量≥1.0g/100ml、鈉含量≤600mg/10ml的產品,每日用量控制在10ml以內。
這場檢測揭開的不僅是醬油行業的傷疤,更是中國食品工業轉型期的集體陣痛。當“零添加”淪為收割智商稅的工具,當國標滯后于國際共識,我們需要的不僅是企業的道歉,更是一場從監管到產業的徹底革命。畢竟,食品安全從來不是選擇題,而是生存的必答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