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幾年在鶴崗、鶴壁等資源枯竭型城市掀起“買房熱”之后,一生都在“撿漏”的中國人,又將目標鎖定在了對面的日本。
5萬人民幣,足夠在滑雪勝地新潟縣買到一棟漂亮的小別墅。
滋賀縣數百平的法式房屋,只需10萬人民幣就能拿下。
前段時間,“中國人花3.5萬在北海道小樽市買下170㎡一戶建”的新聞,在社交媒體上的熱度居高不下。
3.5萬在寸土寸金的北上廣,連一個衛生間都買不到,在日本卻能買到上百平的房子,這讓不少人萌生了去日本買“白菜房”的念頭。
可是話說回來,日本的房子真的值得買嗎?
2025年新年伊始,在日本北海道小樽市的一戶建房子里,房主尼鹿正和朋友們一起圍爐取暖。
尼鹿是一名來自中國的攝影師,也是“中國人花3.5萬在北海道小樽市買下170㎡一戶建”新聞的主人公。
一座名不見經傳的日本小城,如何拿捏住中國人的心?
提起小樽,就不得不提到日本電影《情書》。這部被亞洲年輕人奉為“純愛圣經”的電影,取景地正是在小樽。
城市最高點天狗山滑雪場,是電影中多處雪景鏡頭的取景地。
小樽風景秀麗,冬日雪景更是堪稱一絕。
因為氣候原因,小樽冬日常常漫天飛雪,古老的街道與極具年代感的建筑,和皚皚白雪一起構成如詩如畫的美景。
小樽這座城市散發出的藝術氣息,與身為攝影師的尼鹿不謀而合,尤其是宛如童話世界一般的冬日雪景,總是讓她流連忘返。
早在2020年之前,尼鹿就對小樽情有獨鐘,每年冬天她都會來小樽住上兩三個月,拍攝一些照片。
來小樽的次數多了,經常拖著行李住酒店也不方便,于是尼鹿便產生了在這里買房定居的想法。
尼鹿看中的是一套始建于1966年的170㎡一戶建,雖然樓齡比較老,但是房子在90年代進行過整體翻修,整體情況良好。
房子是原房主買來用于度假的,如今房主年紀大了想將房子出手。
在了解了房子的基本情況及實地看房后,尼鹿對這棟房子感到非常滿意。
房屋內部布局合理,4室4廳2衛,有倉庫、地窖和多個儲物間,家具家電配備齊全,完全可以“拎包入住”。
房子的地理位置也很優越,步行至小樽車站僅需10分鐘,兩三分鐘就可以到達日常采買的社區超市,生活十分便利。
此外,尼鹿這樣搞藝術的人都喜歡安靜,小樽相對東京、大阪等大城市來說比較安靜,適合放空思考。
最終,尼鹿決定買下這棟房子。
雖然在買房過程中遇到了一些麻煩,但是在中介的幫助下,尼鹿順利地成為了這棟一戶建的主人。
整個買房過程,房價加上手續費和維修費用,一共才花了6萬多塊人民幣。
尼鹿在日本低價買房的新聞,很快在中國沖上了熱搜,也讓很多人注意到了在日本“撿漏”的低價購房群體。
據《九派新聞》報道,在日本居住7年的祝先生,幫朋友花7.5萬元在北海道小樽買了一套140平方米的一戶建用作工作室。
雖然位置稍遠,但風景如畫的小樽還是讓朋友十分滿意。
無論是尼鹿還是祝先生,他們低價買房的新聞都牽動著很多國人敏感的神經,營造了一種在日本買房很劃算的感覺。
“現在日元貶值了,去不了東京這樣的大城市,去北海道那邊買套便宜房好像也挺不錯的。”
但尼鹿對此的建議是:不要輕易來買房。
根據日本總務局2023年數據統計顯示,日本有超過900萬間無人居住的房屋,約占所有房總數量的14%。
而在人們都想來“薅羊毛”的北海道,上百平的空置大房子有很多,這些房子從外觀上看起來十分氣派,讓人產生想立刻買到手的沖動。
更讓人欲罷不能的是,在日本買房不需要永久定居、不需要會外語、對外國人沒有限制。
價格方面更是香得流油,3-20萬左右人民幣就能買下數百平的獨棟。
有些房主為了賣房,直接通過空屋銀行網站將房屋免費贈與他人,受贈方只需承擔幾萬元的贈與稅和登記費用,就可以住進去了。
可這其中存在的問題也很明顯:
這么好的房子為什么會空置?為什么本地人不去買這些房子?
其實。這兩個問題其實很好解答。
日本近年來的房價一直低于其他國家,就算是東京、大阪這樣的大城市,房價也沒有明顯的上漲趨勢。
而大城市周邊以及偏遠的鄉村地區,如北海道的一些偏遠地方、新潟縣的部分區域,房價更是低到了塵埃里。
這種情況是不是很耳熟?
其實和中國的黑龍江鶴崗、河南鶴壁等資源枯竭型城市的房價一樣,低房價就意味著房子背后有缺陷。
首先,日本房產被視為消費品,政府設定了高額資本利得稅,讓二手房交易難以獲利。
且房產貶值快,法定耐用年數短,木質房屋僅22年,混凝土結構47年,超年限后價值趨近于零,幾乎沒有升值空間。
在日本的一些偏僻地區,有很多90年代泡沫經濟前建造的房屋,這類房屋在裝修和質量方面都相當不錯。
然而,因為泡沫經濟后房價暴跌,導致這些房子沒有任何升值空間,就算再好也很少有人購買。
其次,房子雖然空置在那里,但是該交的錢可是一分都不能少。
空置的房子需繳納房產稅等稅費,每年房產稅大約是房產售價的0.3%-0.4%。
此外,房屋主人還需要承擔雪害保險、防白蟻處理、屋頂翻新、除雪等費用。
尼鹿所購買的房子的原主人,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想再交房產稅、承擔各種復雜的維修成本費,才會以極低的價格將房子出售。
最后,人口問題更是關鍵所在。
日本人口老齡化與低生育率導致年輕人口減少,對住房需求降低。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日本的年輕人很少像中國年輕人一樣,在城里混不下去就回老家居住。
在盡量保持低物欲的前提下,日本年輕人的工資足以支持他們在大城市立足,而且日本房東不能隨意漲房租和趕走租客,因此他們自然愿意留在大城市發展。
大量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偏僻地區人口外流嚴重,空置房屋就會增多。
有人問為什么他們不繼承房產?
因為繼承房產需面臨高額稅費,加上老舊房屋維護成本高,他們寧可將房屋空置,也不愿意接這個燙手山芋。
更何況,日本人也沒有“一輩子必須要有一套房”的傳統觀念,很多日本人就算結婚以后也會租房住,等到有條件了再買房。
既然本地人不買房,日本政府只能想辦法把房子賣給外國人了。
看到這里,你還想去北海道買房嗎?
房子買到手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買房后的一系列問題都需要自己獨立面對。
北海道冬季漫長寒冷,雪量大,“雪害保險”是剛性支出,年費在2500-8000元之間。
此外,還有防白蟻處理年均3000元,屋頂翻新每坪(3.3平方米)需4000元等費用。
除雪也要花錢,除雪機械租賃費每小時250元,50平方米小型住宅清掃費用約720元。
小樽當地醫療資源有限且交通不便,一旦冬天遇到緊急病癥,救護車可能因道路積雪和交通擁堵難以及時到達,即使到達了醫院的水平也未必能救治重病患者。
和中國的資源枯竭型城市一樣,北海道經濟主要靠農業和旅游業支撐,缺乏相應的支柱產業。
當地年輕人畢業后大多選擇前往東京大阪發展,當地就業崗位縮減,就業機會也少得可憐。
最后一點更是天坑,并不是在日本買了房就能拿到簽證,大部分買房的人拿的都是旅游簽證,每年最多停留180天,難以對房子進行有效維護。
而經營管理簽等長期簽證的獲取并非易事,不是買房就能解決的。
總結一下,一般來說,北海道的房子大概只適合以下幾個群體。
北海道旅游業發達,在札幌、小樽、函館等熱門旅游城市買房,旺季時民宿需求大,或許能小賺一筆。
像尼鹿這樣經濟自由、工作自由的攝影師,因小樽適合攝影取景,便在當地買房,便于創作和服務客戶。
北海道是滑雪勝地,一些有錢人會在北海道購置房產,用于冬季帶家人來滑雪度假。
對于厭倦了快節奏城市生活,向往寧靜生活的人,北海道的小鎮和鄉村也是不錯選擇。
買房與否都是個人的選擇,可是天上不會掉餡餅,只有別人不愿意品嘗的餡餅,才會分給外人一口。
對于普通人來說,還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最溫暖也最安全。
參考資料:
1、九派新聞:《3.5萬在北海道買一套170平米一戶建,當事人朋友:是撿漏,正常房價一套需20萬》
2、新浪財經:《3.5萬元買下北海道170平一戶建,“免費送的也有”,中國年輕人“撿漏”日本低價中古房》
*文章內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作者:TWYMG
編輯:一乙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