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歐模式呼吁大家開始吃藍色小藥片的時候是3月30日(),然而今年花粉季似乎提前了半個月。
文章和去年相比沒有做改動,唯一要注意的是,文章中關于 瑞典醫保的處方藥花費保護(h?gkostnadsskydd)的描述是現行的政策,但是 處方藥花費保護中的自費比例從今年的7月1日開始會大幅度的上漲(),從之前的每年最多自費支付2850克朗(約合1900元人民幣)的處方藥藥費,改為每年最多 自費支付 3800克朗(約合2500元人民幣)的處方藥費。
2024年版文章:
瑞典大約30%的成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花粉過敏,其中以春季花粉過敏最為常見,但夏季花粉過敏的也不少,還有一部分悲催的從春天開始一直過敏到秋天的。如今3月份已經過了一半了,pollenkoll.se網站上的數據顯示當天瑞典斯德哥爾摩地區絕大部分的花粉過敏者都已經開始感受到了過敏癥狀了。下圖圖表中綠色為無癥狀,黃色為輕微癥狀,紅色為嚴重癥狀。
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移民到另一個國家之后和在原住國相比,會特別容易發生過敏,而且移民的時間越久過敏的發病率就越高。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很多國家的研究都發現過這個現象。比如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在2017年發表過的一篇文章就發現移民加拿大不到10年的人,只有14.3%存在非食物過敏(注:除去食物以外的過敏,最常見的就是花粉過敏了),而移民加拿大10年以上人,就有23.9%存在非食物過敏了。
春季導致過敏的花粉一般是各種樹木的花粉,而夏季導致過敏的花粉一般是各種草的花粉。一到3月份就出現打噴嚏、咳嗽、嗓子多痰、鼻塞、流鼻涕、流眼淚、鼻子眼睛奇癢、皮膚瘙癢、出疹子等癥狀的,絕大多數多都是樺樹花粉(瑞典語bj?rk,英語birch)過敏。
有些人喜歡糾結自己到底是對哪種花粉過敏,其實大可不必。很少有人只對一種花粉過敏,相反,“交叉過敏”(cross-reactivity)在花粉過敏中是非常常見的,即對某一種花粉過敏之后,就對其他多種花粉都一樣會產生過敏反應。花粉甚至還會跟很多食物引起交叉過敏,這叫“口腔過敏綜合癥”(oral allergy syndrome)。大概60%的花粉過敏者都會存在食用某些堅果、蔬菜或者水果后嗓子發癢、嘴唇發腫的現象。比較容易在花粉過敏患者中引起口腔癥狀的食物有蘋果、桃子、草莓、芒果、杏、芹菜、西紅柿、歐芹、土豆、大豆、杏仁、花生、葵花籽等。所以,如果過敏癥狀很典型而且季節性很明顯,一般不需要做過敏源檢測,直接吃過敏藥就行了。
那么該吃哪種過敏藥呢?自然是藍色小藥片了!不要想歪,小編這里說的是地氯雷他定(瑞典語desloratadin,英語desloratadine)。瑞典市場上存在Aerius和Flynise這兩個商品名。一天來一片就好了,如果一片的效果不夠,那就來兩片!
地氯雷他定在瑞典是非處方藥,可以藥店自行購買。其實藥店也有很多其他的過敏藥可以買的。但地氯雷他定是目前瑞典臨床用藥指南推薦的首選藥物,屬于第三代抗組胺藥物。和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組胺藥物相比,它被認為副作用更少更安全的過敏藥(注:其實也有可能是因為比較新,所以副作用還沒被發現而已)。
第一代抗組胺藥物因為中樞神經的副作用嚴重,容易讓人犯困,所以都是處方藥。瑞典臨床上比較常用的有羥嗪(Atarax)和異丙嗪(Lergigan),但已經很少作為過敏藥使用了,而更多的是作為安眠藥和抗焦慮藥使用的。不過如果因為過敏或者蕁麻疹導致癢的晚上睡不著也可以使用,有止癢和催眠的雙重效果。
第二代抗組胺藥物的代表藥主要是氯雷他定(Loratadin,商品名Clarityn),西替利嗪(Cetirizine或者Cetrizin),和依巴斯汀 (Ebastin,商品名Kestine)。它們不會特別讓人困,但被發現有一定的心臟毒性,在一些人群中可能增加心律失常的風險。不過同是第二代抗組胺藥物的非索非那丁(Fexofenadine,商品名Allegra)并沒有被發現存在心臟毒性。
如果需要比較長時間使用過敏藥的話,也是可以找醫生去開處方的。讓醫生開藥的好處是這個藥的花費就可以計入每年的處方藥花費保護(h?gkostnadsskydd)。任意連續的12個月時間內如果處方藥花費1425克朗以上就可以開始享受逐步增加的打折,當藥物總價到達了6994克朗以上之后再繼續買處方藥就全免費了。處方藥花費保護意味著你一年最多在處方藥上面支付2850克朗。但如果你一年的處方藥花費到不了1425克朗的話,那還是需要全部自費的,找醫生開處方就沒什么意義了,因為找醫生開藥也是需要支付掛號費的。不過如果未滿18歲的話,那還是找醫生開吧,因為掛號費和藥費都免費。不需要去社區醫院,直接找網絡醫生就可以開過敏藥的處方。下載一個Kry或者MinDoktor或者doktor.se的APP預約時間就好。
藍色小藥片其實很多時候都并不能做到完全控制過敏癥狀。大多數過敏者都還需要根據具體的癥狀結合局部藥物才能勉強度過花粉季。以下這些都是可以不用處方在藥店直接買到的。
如果眼睛發紅發癢流淚,則可以結合滴眼藥Livostin或者Lomudal(或者Lecrolyn也是和Lomudal的有效成分一樣的)。如果這兩種滴眼藥效果都不好的話,可以用Zaditen,屬于抗組胺和肥大細胞穩定藥物的結合,效果會更強一些。
如果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則可以結合噴鼻劑Nasonex(或者Mommx也是和Nasonex的有效成分一樣的)或者Livicort。這兩者都是激素類噴鼻劑。也可選抗組胺類的Livostin。近年市場上還出了一款新的噴鼻劑Dymista,里面既含有激素還含有抗組胺藥,傳說效果會更好一些。
如果使用其他噴鼻劑效果不好的話可以一試。另外還可以用鹽水沖洗鼻子。不是光噴噴鹽水噴霧哦,是要用洗鼻器沖洗的,每天1-2次,把鼻子里的花粉都沖洗出去,有助于緩解癥狀。
這里一定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Otrivin或者Nezeril這類緩解感冒時的鼻塞的噴鼻劑。這類藥物緩解鼻塞見效更快,但不建議使用超過10天的時間,因此不適合用于過敏的治療。
如果嗓子發癢多痰,則建議淡鹽水漱喉。就用家里平時吃的食鹽就好了,一杯溫水化開一小勺鹽,比例不需要很精確。鹽水含在嘴里,仰頭讓鹽水浸潤喉部一會兒之后吐出來就好了,每天1-2次。也可以多喝些檸檬蜂蜜生姜茶之類的。
如果咳嗽(不是打噴嚏)、呼吸時有哮鳴音或者時常感到呼吸困難胸悶的話,那就需要聯系你的社區醫院(v?rdcentral)的醫生進行進一步的檢查了,可能存在過敏性哮喘了。過敏性哮喘是需要處方藥物治療的。
如果你每天兩片地氯雷他定、而且噴鼻劑、滴眼藥都按最高劑量用上了,天天門窗緊閉呆在家里,但依然過敏的生無可戀,那么就聯系社區醫院(v?rdcentral)或者網絡醫生開短期的口服激素進行治療吧。
如果你即使口服了激素效果也不好,或者需要經常吃激素才能壓制癥狀,那么你可以聯系你的社區醫院的醫生討論是否能做脫敏治療(AIT, allergen immunterapi)。這個可能排隊時間會比較長,而且治療過程很漫長,一般需要3-5年。
有些社區醫院的醫生可能會拒絕給你寫脫敏治療的轉診單,這種情況下你可以換一個社區醫院和醫生聊,也可以自己聯系過敏門診。如果過敏門診根據你自己描述的情況斷定你的情況是基本符合治療指征的話,是可以直接給你安排過敏專家對你進行進一步的評估的。
尋找過敏門診,可以在1177.se上搜索allergimottagning。有些診所允許患者通過1177.se發電子的egen v?rdbeg?ran(自己發的治療請求)或者也叫egenremiss(自己寫的轉診單),但另一些可能會要求你寫一個紙質的信,寄到診所的地址。無論是電子版還是紙質的,你都需要寫明自己的姓名,人口號,具體有哪些過敏癥狀,有這些癥狀多久了,用了什么藥,作用如何,過敏對自己的生活造成了多大的困擾,以及有什么其他疾病,用什么其他的藥物。這些內容寫的越明白,被接收的可能性就越大。
參考新聞:
https://news.ubc.ca/2017/01/27/allergy-rates-among-new-immigrants-increase-the-longer-they-live-in-canada/
https://pollenkoll.se/pollenprognos/stockholm/
https://www.apotea.se/hogkostnadsskydd
請關注北歐模式備用號“新北歐模式”!
(付費)
(付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