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淮網 歐陽江南)今日有幸于蕭縣弘漢軒漢畫藝術館,得見劉輝館長珍藏的蕭縣出土漢畫像石。當我的目光觸及這塊歷經歲月沉淀的石頭時,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牽引,瞬間穿越千年,走進了古人那鮮活而又充滿魅力的生活世界。
畫像石上,扁鵲夫妻相談甚歡,話題圍繞著養生之道。這一幕著實令人感嘆,在遙遠的漢代,人們便已對健康養生有了深刻的認知與追求。扁鵲,這位中醫的傳奇人物,出現在畫像石中,絕非偶然。他象征著當時人們對生命健康的珍視,以及對醫學智慧的尊崇。在那個時代,醫學或許還不夠發達,但人們對健康的渴望和對生命的敬畏,已深深烙印在這塊冰冷的石頭上。這讓我意識到,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對健康的追求始終是人類不變的主題。
畫面右側,仙童騎著山羊歸來,走向象征家園和長生的常青樹,樹左一人跪迎仙童。這充滿奇幻色彩的畫面,反映出漢代人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仙童、山羊、常青樹,這些元素組合在一起,構建了一個充滿神秘與希望的神話世界。它不僅是一種藝術表達,更是漢代人精神信仰的體現。他們渴望長生不老,渴望在仙境般的家園中安居樂業。這種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跨越了千年的時光,依然能讓我們感受到那份純真與執著。
而畫面的另一邊,貴族們正舉行飲宴,歡聲笑語,盡顯奢華。一旁烹飪師們忙碌的身影,與上方懸掛著的宰殺洗凈的雞鴨魚肉,構成了一幅鮮活的蕭縣伏羊宴席圖。這場景生動地展現了漢代的飲食文化和社會生活風貌。我們可以想象,在那個熱鬧的宴會上,貴族們身著華麗的服飾,品嘗著美味的佳肴,高談闊論,享受著生活的富足與安逸。這不僅讓我們看到了當時人們豐富多彩的物質生活和社交活動,也說明蕭縣的伏羊宴習俗自漢代就有,源遠流長。飲食文化作為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塊畫像石得到了生動的傳承和展示。
這塊漢畫像石,宛如一部無言的史書,以細膩的雕刻和生動的畫面,為我們訴說著漢代的故事。它是藝術的瑰寶,每一條線條、每一個圖案都蘊含著漢代工匠的智慧和心血;它更是歷史的見證,承載著那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的信息。通過它,我們能窺探到古人的思想、信仰、生活方式,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傳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