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勛章,作為軍隊的最高榮譽,承載著國家和人民對軍人卓越貢獻的崇高敬意。它不僅是對個人功績的褒獎,更是軍隊精神的象征,激勵著一代又一代軍人忠誠使命、報效國家。自2017年新設立八一勛章以來,已有13位杰出的軍人獲此殊榮。讓我們一同走進他們的世界,領略他們的非凡風采。
首次頒發:2017年,建軍90周年的榮耀盛典
2017年7月28日,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的重要時刻,中央軍委首次頒授新設立的“八一勛章”。這一歷史性的時刻,標志著我國功勛榮譽表彰制度體系的進一步完善,也彰顯了對軍隊英模人物的高度重視和尊崇。
麥賢得:意志堅強、不怕犧牲的鋼鐵戰士
1945年出生于廣東饒平的麥賢得,是海軍戰斗英雄。1965年8月6日,在“八六”海戰中,他所在的“海上英雄艇”與國民黨軍艦展開激烈戰斗。在戰斗中,麥賢得頭部被彈片擊中,腦漿外溢,鮮血模糊了雙眼,但他憑借頑強的意志,堅守戰位,直至戰斗勝利。他的英勇事跡,成為了海軍乃至全軍的精神象征,展現了中國軍人鋼鐵般的意志和無畏的犧牲精神。
馬偉明:心系強軍、銳意創新的科研先鋒
海軍工程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電力電子技術研究所主任馬偉明,長期致力于艦船綜合電力技術領域的研究。他帶領團隊攻克多項關鍵技術難題,為我國海軍艦艇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他研發的一系列成果,使我國在艦船電力系統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海軍戰斗力的提升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馬偉明用創新和拼搏,詮釋了科技強軍的使命擔當。
李中華:勇爭第一的試飛英雄
空軍指揮學院原訓練部副部長李中華,是一名優秀的試飛員。他在試飛生涯中,挑戰極限,多次成功完成高難度試飛任務,為我國新型戰機的研制和定型立下汗馬功勞。李中華憑借精湛的飛行技術和過人的膽識,在藍天之上書寫了中國試飛事業的輝煌篇章,成為了試飛領域的一面旗幟。
王忠心:建功基層、愛崗敬業
96722部隊71分隊班長王忠心,扎根基層,默默奉獻30多年。他始終堅守崗位,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出色完成各項任務。王忠心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的事跡激勵著廣大基層官兵愛崗敬業、建功立業,是基層官兵的杰出代表。
景海鵬:矢志報國、逐夢太空的英雄航天員
解放軍航天員大隊航天員景海鵬,多次執行載人航天任務,為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他先后參與神舟七號、神舟九號、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三次進入太空,累計飛行時間長達50多天。景海鵬以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不斷挑戰自我,在浩瀚宇宙中留下了中國人的堅實足跡,是中國航天人的杰出代表。
程開甲:忠誠奉獻、科技報國的“兩彈一星”元勛
原國防科工委科學技術委員會正軍職常任委員程開甲,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元勛。他隱姓埋名,投身于核武器研究事業,為我國核武器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程開甲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帶領團隊成功設計和主持了一系列核試驗,為我國國防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他的一生,是忠誠奉獻、科技報國的光輝典范。
韋昌進:視死如歸、血戰到底的戰斗英雄
山東省棗莊軍分區政治委員韋昌進,在1985年的邊境作戰中,英勇無畏,堅守陣地。他身負重傷,仍堅持戰斗,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用報話機向上級呼喊:“為了祖國,為了勝利,向我開炮!”他的壯舉,展現了中國軍人視死如歸的戰斗精神和對祖國的無限忠誠。
王剛:赴湯蹈火、沖鋒陷陣的反恐英雄
武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總隊某支隊支隊長王剛,長期奮戰在反恐一線。他多次參與反恐行動,以英勇無畏的精神和出色的指揮能力,成功打擊恐怖勢力,維護了社會穩定和人民安寧。王剛在反恐戰場上的卓越表現,彰顯了武警部隊打擊恐怖主義的堅定決心和強大戰斗力。
冷鵬飛:沖鋒在前、英勇果敢的戰斗英雄
原81032部隊副軍職調研員冷鵬飛,在1969年的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擔任珍寶島戰斗的指揮員。他身先士卒,帶領戰士們與敵人展開激烈戰斗,成功擊退敵人的進攻,保衛了祖國領土。冷鵬飛的英勇事跡,體現了中國軍人在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時的堅定信念和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
印春榮:獨具虎膽、出生入死的緝毒英雄
云南省公安邊防總隊普洱市支隊支隊長印春榮,長期戰斗在緝毒一線。他深入虎穴,與毒販斗智斗勇,破獲多起重大毒品案件,為打擊毒品犯罪做出了突出貢獻。印春榮在緝毒戰場上的勇敢和智慧,展現了公安邊防部隊為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堅決打擊毒品犯罪的堅定決心和頑強斗志。
第二次頒發:2022年,建軍95周年的榮耀傳承
2022年7月27日,在建軍95周年之際,中央軍委再次頒授“八一勛章”。這一次的授勛,再次向世人展示了新時代中國軍人的卓越風采和輝煌成就。
杜富國:忠誠使命、英勇無畏的排雷英雄
2018年10月11日,在云南省麻栗坡縣老山西側壩子雷場,杜富國在掃雷行動中發現一枚加重手榴彈。生死瞬間,他下意識向戰友方向側身,遮擋住爆炸沖擊波和彈片,用身體護住戰友,自己卻永遠失去了雙眼和雙手。
在12年的軍旅生涯中,杜富國曾有過3次重要選擇:第一次是參軍來到云南某邊防團,他放棄了安逸的生活,選擇參加掃雷;第二次是來到掃雷隊后,隊長有意讓他當炊事員,但他堅持到一線掃雷;第三次是排雷遇險時,他毅然選擇讓戰友退后。杜富國受傷后,憑借超人般的意志,闖過一道道難關。
他不僅戰勝了傷痛和殘缺,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以實際行動助力曾經戰斗過的麻栗坡縣脫貧攻堅,擔任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校外輔導員,給失明的孩子帶去無限光明和力量。
錢七虎:科技強軍、為國鑄盾的防護工程專家
作為現代防護工程理論的奠基人、防護工程學科的創立者,錢七虎始終堅守愛黨、報國、強軍的赤子情懷。20世紀70年代初,他受命為空軍設計飛機洞庫防護門。為了找準原有設計方案存在的問題,他親自到核爆試驗現場調查研究。經過深入思考,他大膽采用剛剛興起的有限單元法,成功解決了防護門設計難題。
此后,他帶領團隊建立了從淺埋工程到深埋工程防護、從單體工程到工程體系防護、從常規抗力到超高抗力防護等學術理論與技術體系,制定了我國首部人防工程防護標準,解決了核武器和常規武器工程防護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錢七虎不僅在國防科研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還積極為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建言獻策,在港珠澳大橋、雄安新區、南水北調工程、西氣東輸工程、能源地下儲備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聶海勝:矢志報國、三巡太空的英雄航天員
1996年,聶海勝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報名參加航天員選拔,從1500多名優秀空軍飛行員中脫穎而出,1998年成為我國第一批航天員。24年來,他始終牢記“為祖國出征太空”的初心使命,堅持刻苦訓練、時刻準備。2003年,他位列神舟五號首飛梯隊,卻與飛天夢擦肩而過。但他沒有氣餒,而是更加努力地訓練,最終在2005年入選神舟六號乘組,與同乘組航天員實現了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航天飛行的重大跨越。
2013年,他擔任神舟十號指令長,帶領兩名新戰友再次出征太空,手動控制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完成交會對接,同乘組航天員開展太空授課,讓全國青少年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熱愛航天。2021年,57歲的聶海勝再次作為指令長執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這是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聶海勝用三次飛天的壯麗航跡,書寫了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航天事業的執著追求。
這13位八一勛章獲得者,來自不同的軍種和崗位,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中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們或是在戰場上英勇殺敵,或是在科研領域默默耕耘,或是在基層崗位無私奉獻,或是在航天領域探索未知。他們的事跡,展現了中國軍人的忠誠、勇敢、奉獻和擔當,是全軍官兵學習的榜樣。力奮斗,成為了新時代中國軍人的精神坐標和力量源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