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打的就是錢!俄烏沖突進入第三個年頭,普京政府終于掏出了“最后的預備隊”——國家福利基金的流動儲備。最新數據顯示,俄羅斯國家福利基金的流動資金從年初的9.99萬億盧布驟降至5.8萬億盧布,縮水近一半!
面對國際油價暴跌和西方制裁的雙重夾擊,克里姆林宮不得不動用壓箱底的盧布、人民幣和黃金儲備,誓要扛到戰爭結束。但問題是,這些錢還能撐多久?
1. 油價暴跌,俄羅斯財政“失血”嚴重
俄烏沖突爆發后,西方對俄羅斯實施了史無前例的制裁,尤其是能源領域的封鎖讓俄羅斯經濟雪上加霜。今年年初,俄羅斯烏拉爾原油的價格還在每桶70美元左右徘徊,但如今已跌至54美元,甚至一度逼近50美元大關。經濟學家警告,如果油價長期維持在50美元以下,俄羅斯國家福利基金的流動儲備最多只能支撐一年。
國家福利基金是俄羅斯經濟的“救命錢”,其主要資金來源是能源出口的超額收入。然而,隨著國際油價持續低迷,俄羅斯的財政壓力越來越大。數據顯示,2023年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收入同比下降了24%,這對依賴能源經濟的俄羅斯來說無疑是致命打擊。
2. 最后的預備隊:盧布、人民幣和黃金
為了應對西方的金融制裁,普京政府早在2021年就開始調整國家福利基金的資產結構。戰前,俄羅斯清空了美元儲備,轉而增持歐元、人民幣和黃金。然而,隨著歐洲對俄制裁力度加大,歐元儲備幾乎耗盡。2023年2月,俄財政部宣布,國家福利基金將只保留盧布、人民幣和黃金。
目前,國家福利基金的5.8萬億盧布流動儲備中,人民幣和黃金占據了相當比例。這一舉措不僅是為了規避西方制裁,更是為了深化與中國的經濟合作。近年來,中俄貿易額屢創新高,人民幣在俄羅斯外匯儲備中的占比已超過20%。可以說,人民幣和黃金成了俄羅斯經濟的“定海神針”。
3. 戰爭開銷巨大,俄羅斯財政瀕臨崩潰
俄烏沖突不僅是軍事上的較量,更是經濟上的消耗戰。過去3年,俄羅斯在戰爭上的開銷高達數千億美元,幾乎耗盡了國家福利基金的流動儲備。盡管俄羅斯通過能源出口和稅收勉強維持財政運轉,但國際油價的暴跌讓莫斯科的“開源”計劃徹底泡湯。
更糟糕的是,西方對俄羅斯海外資產的凍結讓國家福利基金的投資收益幾乎歸零。根據俄政府的設計,國家福利基金原本可以通過投資外國政府債券、股票等高收益領域獲取額外收入。然而,戰爭爆發后,俄羅斯在西方國家的資產被全面凍結,這部分收入幾乎為零。
4. 美國“火上澆油”,俄羅斯經濟前景堪憂
就在俄羅斯財政捉襟見肘之際,美國又給普京政府“補了一刀”。特朗普政府多次放風稱,如果俄羅斯不愿走上談判桌,美國將大幅增加能源出口,將國際油價壓低至40美元每桶,以此向莫斯科施壓。這一策略一旦實施,俄羅斯的經濟將面臨更大壓力。
根據俄羅斯財政部的規劃,2025財年烏拉爾原油的預算價格為70美元每桶。然而,目前油價每桶少了20美元,這意味著俄羅斯的財政收入將大幅縮水。為了填補財政缺口,克里姆林宮可能不得不削減基礎設施和養老金的投入,甚至采取緊縮政策。
5. 俄羅斯的未來:苦撐還是妥協?
面對經濟困境,普京政府的選擇并不多。一方面,俄羅斯可以通過深化與中國的合作,擴大人民幣結算范圍,緩解外匯壓力;另一方面,莫斯科也可能被迫在談判桌上做出讓步,以換取西方制裁的松動。
然而,無論選擇哪條路,俄羅斯的經濟復蘇都將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對于普通俄羅斯民眾來說,未來的日子可能會更加艱難。
結尾
戰爭不僅是軍事的較量,更是經濟的博弈。普京政府動用“最后的預備隊”,展現了俄羅斯誓死一戰的決心,但也暴露了其經濟的脆弱性。隨著國際油價的持續低迷和西方制裁的加碼,俄羅斯的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這場戰爭究竟會以何種方式收場?俄羅斯能否熬過這場經濟寒冬?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