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不要自做多情,每一點都很現實,拿來對照我們的生活,竟如同在說每個人自己。
回頭看這大半輩子,明白了一個道理,人老了就不能太拿自己當回事。隨著年齡增長,別人可能不再那么重視你,因為年齡并不是一種硬實力,當你沒用的時候,可能會覺得你一無是處。
比如,有些老人為了幫子女帶孩子,辛苦了七八年,最后可能得不到好結果。你可能覺得,我把孫輩帶大,子女應該感激我吧?但現實可能不是這樣。等孩子長大了,他們可能就把你的付出拋在腦后,還是更親近自己的父母。這就是現實。
所以,作為老人,當子女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搭把手,但不要期望太高。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大部分人都是在需要你的時候把你當寶貝,不需要的時候就把你放在一邊。這并不是人品問題,而是人性使然。
年紀大了,身體不如以前,吃飯可能掉米粒,走路也不方便,做家務都覺得很累。這時候也不要覺得子女就應該無條件照顧你,說實話,時間長了他們也會不耐煩。哪個年輕人不想過得輕松點呢?
所以,老人們,我們的心態要平和,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你為子女付出了很多,他們心里清楚,只是可能不會表現出來。我們好好享受晚年生活,別給自己找麻煩。
1
天馬行空,我行我素。
如果自己有閑錢,就看美景、享美食,充分享受社會回饋給我們的美好生活,找回失去的自我。
2
我們為兒女做貢獻是無條件的,而索取就有條件了,別幻想兒孫如何盡孝。
當我們老了,身體越來越差,不能賺錢,生病需要住院治療的時候,我們還能指望子女無條件為我們付出嗎?這現實嗎?
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孩子經濟條件并不寬裕,即使有點條件也得看具體情況。如果有女兒的家庭,如果女兒掌握經濟大權,情況可能會好一點。否則,她還得和女婿商量。有兒子的家庭,即使兒子有話語權,也得和兒媳商量。他們不會像父母那樣無條件付出。
所以,我想強調的是,人到老年,不要對未來有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不要以為年輕時為孩子付出一切,他們長大后就會孝順我們。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否則老年生活可能會很壓抑。我們要清楚,把孩子養大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至于子女長大后對父母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的境遇。
年紀大了,只要還能自理,我們的生活可能會過得相對舒服,因為我們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不用過分依賴子女。但是,當生活無法自理的那一天到來,那無疑是人生中最悲哀的時刻。那時,你失去了利用價值,成為別人的負擔,會深深體會到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微不足道。
3
沒有希望就沒有失望,只有身體能自理,就要與兒女分居,獨立生活。
不能把“幸福晚年”寄托在兒女身上,而是要根據自身的條件和社會的現實,以自己的能力來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
4
常言“久病床前無孝子”,要有自度難關的準備,要與子女保持一定的距離。
不要把痛苦困難總對兒女講。否則,孩子們會煩你的。
5
別把親情看得太重,別再牽動太多的親情,到了人老沒用的時候,親情已經對你敬而遠之。
不要自做多情地去惦念別人,從而加重感情的負擔。
6
如果太感情化和人性化了,受傷害的只能是你自己。
也不能軟弱和放棄,要學會應用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權益。
7
別去充英雄好漢,自找沒趣,別輕易答應為別人做什么。
少說“是”,多說“不”。有壓力和負擔的事情別去做,少為自己安排固定時間的固定任務。
8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一點一點的舍棄。
要輕松自在很簡單,打理好“自己的事”。
不要去管“別人的事”,別操心 “老天爺的事”。
9
首先把自己的事情管好,少給子女添麻煩,也就是貢獻了。
子女多的老人,盡量不要留有遺產,免得子女們為爭奪家產打官司。
有經濟能力的老人,要把自己的最后一筆喪葬費也預留出來,這樣兒女們才能心安理得送好你最后一程。
10
執意去做超越自身能力的事情,不但會誤了事情,還會惹了麻煩甚致釀成事故。
老年人對任何事情都不能太癡心太投入了,不然就會自食苦果,沒人可憐!
有一句成語叫做“倚老賣老”。年輕時候不太理解其中的意義,但是,當有一天,你也成為老人的時候,你就會明白。
很多老人實際上都喜歡“倚老賣老”。一則對自己過于自信,二則是為了刷存在感。
殊不知這種行為在別人眼里,是非常地討厭的。因為,你在別人眼里,其實已經是一文不值了。
年輕時候,你也會發現,有些老人喜歡扎在比自己小的人群里,跟那些年輕人一起吃喝玩耍,還喜歡大聲地發表一些自己的“獨特”見解。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可是在年輕人的眼里,不跟你辯論是因為你年紀大了,大家沒必要和你爭論,所以會讓著你。其實啊,人家是強忍著內心里的惡心來與你小心翼翼地相處的,其實你在他們眼里,你真的不值一提。
人老自生厭,好為人師的習慣得改一改了。你覺得很不錯的一些想法,在年輕人的眼里,那已經是過時了。
也許你喜歡跟年輕人一起聊天、吹牛。可在背后,人家會覺得你煩、嘮叨。
老了就干老人該干的事情,就要有老人該有的樣子,不要舔著一張老臉總是去瞄著那些年輕的女人看,為老不尊的事情,任何人都是反感的。
到了老年,就要明白,不管你過去有多么的風光,干出過多大的事情,那都是已經過去了。
人生啊,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適合做的事情,人老了,就跟自己和解、與歲月和解吧,要懂得服老,別還停留在二三十歲的心態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