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保險業有喜有憂。
喜的一面,得益于國家一攬子增量政策落地,我國經濟預期修復、資本市場顯著回暖;憂的一面則是,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再下調、渠道端 “報行合一”深化實施等行業轉型呈現的挑戰。
面對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市場環境,作為行業發展風向標的頭部上市險企表現幾何,又有哪些應對策略?3月19日晚間,綜合金融巨輪中國平安披露了2024年年報,拉開了A股五大上市險企“年報季”的序幕。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平安歸母營運利潤同比增長9.1%;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增47.8%;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6%。
作為中國平安的核心業務板塊,2024年,其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呈現價值高增態勢,可比口徑下,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28.8%。其中,作為營銷主力的代理人渠道,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26.5%。
產險方面,作為財險“老三家”之一,平安產險保持穩定增長,保險服務收入同比增長4.7%;整體綜合成本率98.3%,同比優化了2.3個百分點。不過,從主要險種的承保利潤來看,2024年,責任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出現承保虧損,但相較2023年,兩大業務的綜合成本率均實現優化。
保險資金投資表現上看,截至2024年末,中國平安的保險資金投資組合規模超5.7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了21.4%。實現綜合投資收益率5.8%,同比上升2.2個百分點,投資收益水平位于市場前列。不過,聚焦于平安的資產管理業務,2024年尚未實現扭虧,營運利潤為-118.99億元,但相較于上一年同期,同比減虧42.6%。
值得關注的是,以“綜合金融+醫療養老”雙輪并行、科技驅動為發展戰略的中國平安,其醫療養老生態圈的賦能價值逐步顯現。據年報披露,2024年,平安實現健康險保費收入超1400億元; 享有醫療養老生態圈服務權益的客戶覆蓋壽險新業務價值占比約70%。
“公司整體經營基本面穩固、核心主業回升向好,交出了一份穩中有進、創新提質、凸顯韌性的高質量發展答卷。”對于2024年的經營表現,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在年報致辭中如是指出。
01
人身險價值高增長
個險人力企穩
對于中國平安而言,營運利潤占比近八成的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無疑是集團發展的“基本盤”。而作為衡量保險公司長期盈利能力的關鍵指標,平安壽險及健康險的新業務價值表現則更受關注。
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價值持續提升,新業務價值達成285.34億元,可比口徑下同比增長28.8%。業務品質方面,2024年,平安壽險保單繼續率顯著改善,13個月保單繼續率同比上升了3.6個百分點,25個月保單繼續率同比上升3.9個百分點。
壽險新業務價值實現高增的背后,離不開中國平安多年來深入推動的壽險渠道轉型。以營銷主力代理人渠道為例,通過聚焦以 “優”增“優”的策略,2024年,可比口徑下代理人渠道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26.5%,人均新業務價值同比大幅增長43.3%,代理人收入也同比提升5.9%,達到10395元/人均每月。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先期的代理人渠道“清虛提質”階段后,平安壽險的個險人力規模連續三個季度企穩回升,截至2024年末,平安壽險個人壽險銷售代理人數量達到36.3萬。
除代理人渠道外,銀保渠道也強化價值經營,2024年,平安壽險銀保渠道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62.7%。并且,除了依托平安銀行打造的平安“新銀保”模式外,平安還在不斷擴充其他優質合作網點,提升經營效能。如年報提到,“銀保渠道深化5+5+N策略,與5大國有行深化合作,全面拓展5家全國性股份行合作,并挖掘多家潛力城商行尋求增量”。
近年來,平安壽險大力推動的社區網格化渠道也進一步“升級”,演進為“社區金融服務渠道”。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末,已在93個城市鋪設131個網點,較年初增加42城66個網點。多元渠道的價值貢獻也在提升,年報顯示,平安壽險的社區金融服務渠道、銀保渠道及其他等渠道,2024年貢獻了平安壽險新業務價值的18.7%。
02
打造價值增長新引擎
醫療養老寄予厚望
隨著人身險高質量轉型步入深水區,存量競爭壓力加劇,近年來,行業主體也試圖探尋新的增長模式,而康養生態便被諸多險企視為第二增長曲線,中國平安亦不例外,打出了“綜合金融+醫療養老”雙輪并行、科技驅動的戰略,足見醫療養老的分量之重。
落眼2024年報,中國平安也詳細拆解了其醫療養老生態的布局價值,稱其醫療養老生態圈既創造獨立的直接價值,也創造巨大的間接價值。平安醫療養老生態圈通過三個方面構筑自身服務壁壘,將差異化的醫療養老服務與作為支付方的金融業務無縫結合,形成獨有的盈利模式,具體而言:
? 通過賦能平安壽險、平安銀行等集團內的個人金融客戶,作為集團內部的服務供應方產生收入。
? 通過與平安產險、平安養老險、平安健康險等公司的企業補充保險等產品相結合,為企業客戶提供員工健康管理服務帶來收入。
? 通過打造旗艦互聯網醫療平臺、自營醫療機構以滿足國內中高端群體的醫療養老需求,從而帶來長期收入。
從年報數據上看,醫療養老生態擔當價值增長新引擎的效果正在顯現。數據顯示,2024年,平安實現健康險保費收入超1400億元;享有醫療養老生態圈服務權益的客戶覆蓋壽險新業務價值占比約70%,其中醫療健康權益客戶新業務價值占比超31%,養老權益客戶新業務價值占比超38%。
布局模式上,平安構建的“金融+醫療健康”“金融+養老服務”模式頗有進展。“金融+醫療健康”方面,平安壽險新契約客戶使用健康管理服務占比近79%。“金融+養老服務”方面,截至2024年末,平安居家養老服務累計簽約服務供應商超150家,上線數百項十維居家養老服務。除居家養老服務外,截至2024年末,平安高品質康養社區已布局5個城市,共計6個項目,均已陸續進入建設階段,上海及深圳項目擬于2025年下半年開業。
03
產險綜合成本率優化
資產管理業務待扭虧
作為財險“老三家”之一,2024年平安產險業務保持穩定增長,實現保險服務收入3281.46億元,同比增長4.7%;凈利潤150.21億元,同比大增67.7%。業務品質方面,得益于保證保險業務承保損失下降影響,2024年平安產險實現整體綜合成本率98.3%,同比優化了2.3個百分點。
分險種經營數據來看,在保費增速方面,2024年平安產險的健康險、意外傷害保險、農業保險業務增長強勁,原保費增速分別達到38.3%、20.2%和32.4%。在車險業務上,平安產險也持續鞏固頭部險企優勢,實現原保費收入2233.01億元,同比增長4.4%。
從承保品質上看,2024年,平安產險經營的主要險種中,責任保險和保證保險出現了承保虧損,分別虧損6.44億元和2.48億元,綜合成本率分別達到102.7%和102.2%。不過,相較于2023年,兩類險種的綜合成本率均有所優化,其中責任保險同比優化3.6個百分點,保證保險同比大幅優化28.9個百分點。正如前述所言,保證保險承保損失下降助推了平安產險整體綜合成本率的優化。
在車險業務方面,2024年,平安產險車險業務的綜合成本率為98.1%,同比上升了0.3個百分點,這主要是受新保險合同準則下的貼現率下降帶來的負債成本上升和暴雨等自然災害同比多發因素的影響。
除了平安產、壽險板塊的經營業績備受關注外,其資產端的表現亦是重要看點。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中國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規模超5.7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1.4%。得益于資本市場回暖,2024年,保險資金投資組合實現綜合投資收益率5.8%,同比上升了2.2個百分點,投資收益水平位于市場前列。
不過,利率持續下行的大環境下,受存量資產到期和新增固定收益資產到期收益率下降影響,2024年,中國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的凈投資收益率為3.8%,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
中保新知關注到,在保險資金投資組合中,中國平安還在壓降不動產的投資規模和占比。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保險資金投資組合中不動產投資余額為2025.19億元,在總投資資產中占比3.5%,較2023年末的4.3%,下降0.8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平安綜合金融服務架構中的關鍵一環?,平安資產管理業務的經營表現也同樣受到關注。年報顯示,中國平安的資產管理業務經歷了2023年的大幅虧損后,2024年盡管尚未扭虧,但虧損額度已顯著改善。2024年,其資產管理業務營運利潤為-118.99億元,同比減虧42.6%。據悉,中國平安的資產管理業務主要是通過平安證券、平安信托、平安融資租賃和平安資產管理等公司經營資產管理業務。
展望2025年的經營規劃,中國平安表示,將明確聚焦主業、增收節支、改革創新、防范風險的經營方針,繼續向著成為國際領先的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服務集團不斷邁進。
撰文:可嵐
編輯:一諾
設計:曉瀅
校對:安文
審核:曦曦
出品:新時代保險研究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