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像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有人急著沖出去淋濕自己,有人慌不擇路掉進泥潭。
都說不打無準備的仗,但很多女人在離婚時,出于跟男人撇清關系的目的,總是做出一些看似劃清界限的行為,背后卻是在犧牲自己的利益在成全男人。
有的女人說,我就是想離開那個壞男人,不想再跟他有任何的關系,為此寧愿凈身出戶,只為遠離他。條件是我要帶走女兒,但男人提出讓我拿錢,否則休想。糾纏半年,最后拿了你又在的積蓄兩萬多才離婚,好在有娘家人幫忙,不然真不知如何過日子?
從接觸過的離婚咨詢案例中,發現女性在情緒崩潰期最容易踩中這三個“隱形地雷”。看似是當下最合理的選擇,卻在五年、十年后成為最后悔的源頭。
離婚時,女人這3種看似解氣的選擇,實則消耗自己。
1,只要孩子,感情用事選擇凈身出戶。
王婷發現丈夫出軌后提出了離婚,只提了一個要求:“房子存款都歸你,我只要女兒。”
她以為這是母愛的偉大,直到離婚五年后,女兒跟她吵架,責怪她沒錢養不起她,還讓她跟著吃苦,要回到父親身邊時,才明白自己犯了多致命的錯誤。
為什么說只要孩子,選擇凈身出戶是陷阱?
因為放棄財產分割,就是放棄自己在婚姻中原本應有的利益。要知道在丈夫犯了重大錯誤時,妻子是可以分到比丈夫多一些的夫妻共同財產。
何況經濟基礎決定生活質量,沒有存款的母親連保護孩子的能力都會打折,看似是愛孩子,實則是放棄了孩子應得的利益。
都說父母之愛子則為計而深遠,有的妻子明知丈夫在外面花心,也撐著不離婚,就是為了孩子的利益。
再說法律明確規定婚內財產平分,過度退讓反而會讓對方輕視你的底線,便宜了他,還會被當成笑話。
正確做法是:把情感和利益分開,找專業律師梳理共同財產(房子、股票、公積金都算)。為孩子設立保障,協商將部分財產轉為教育基金或保險(需公證)。同時,守住最后防線,即使不要房子,也要折算成補償款(參考市場價,別按購房原價算),爭取最大的利益。
2,為了報復,做出自損八百的選擇。
不少女人在痛苦之余選擇離婚,為了發泄心中的不滿,會選擇報復男人,但又用錯了方法,最后導致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李薇得知丈夫為了外面的女人要離婚后,做了三件事,向他的單位舉報“私生活混亂”、在家長群發他出軌的聊天記錄、教女兒膈應新媽媽。
結果呢?丈夫被降職后主動起訴離婚,并且說沒錢給撫養費,女兒被同學嘲笑,她自己被第三者起訴侵犯名譽權,惹得一身騷。
人在受到傷害之時,出于應激反應會想要報復對方是正常現象,但要用對方法,否則就會讓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
因為報復的代價遠超你的想象,首先孩子會成為仇恨鏈條里最痛的環節(心理學中的“雙親詆毀綜合征”),并且消耗的時間精力本可用于自我重建(報復半年=少賺10萬+老五歲),加上觸犯法律會讓你從受害者變成加害者,就是得不得不償失。
不妨把恨意量化,他傷害你1次,你要為自己增值10次(例:他出軌當天,你去考駕照、給自己買黃金首飾),或是設置“復仇賬戶”,每次想報復就往里存500元,用這筆錢旅行和管理身材等,只有你活出自我,才是最好的“報復”。
3,為了證明自己而沖動再婚。
很多夫妻離婚時鬧得很難看,而不少女人又把男人貶低、嫌棄自己的話當真,內心憋著一口氣,往往容易做出錯誤的選擇。
張琳離婚后三個月就嫁給了追她的健身房教練,結果發現對方不僅隱瞞賭債,還阻止她和前夫的孩子見面。
她說:“我以為迅速再婚能證明自己有人要,現在反而成了更大的笑話。”
因為前夫在離婚時說她沒有人要,她便想找個人結婚來證明自己。
數據告訴你真相:離婚后1年內再婚的人群,二次離婚率高達68%。倉促再婚的女性,遭遇家暴的概率是普通婚姻的3倍。62%的人坦言“如果再選一次,絕對不會這么快結婚。”
當你試圖向傷害你的人證明自己的價值,說明你還活在對方的眼里,那么你就容易做出錯誤的選擇。
破局關鍵是你要給自己設離婚后的“冷靜期”,至少6個月內不談婚論嫁(激素水平恢復需180天)。還要警惕三種危險關系:在你面前瘋狂詆毀前夫的人(控制欲強),急著要生孩子的人(可能在找“生育工具”),總說“我養你”卻不愿公開關系的人(短擇概率高)。
都說離婚要快,結婚要慢,但離婚一定要慎重考慮清楚后再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千萬別沖動,做出以上看似解氣的選擇,可能毀掉自己的后半生。
離婚不是人生的污點,而是人生旅程中的一段插曲。
那些真正逆風翻盤的女人,都做對了兩件事:用理性保護該得的利益,用時間篩選該留的人。當你不再糾結“他會不會后悔”,當你停止用新傷掩蓋舊痛,你會發現孩子的笑容比婚姻的輸贏更重要,銀行卡余額比前夫的道歉更實在,獨自看日出的清晨比假裝恩愛的夜晚更美好。
今日話題:你認為離婚時最容易做出的錯誤選擇是什么?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