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著掙錢的日子過久了,中國市場和消費者給保時捷的教訓顯然還不夠深刻。
當中國消費者用真金白銀為全球車企貢獻了1/3銷量時,保時捷卻在用傲慢書寫著一部《傲慢與偏見》的當代商戰版。2024年前兩個月,這個曾經風光無限的豪華品牌在華銷量同比暴跌43.6%,對2023年同期近乎腰斬的慘烈數據,像一記響亮的耳光打醒了那些還在沉迷"品牌溢價"美夢的人。
不過這片血雨腥風的戰場上,保時捷似乎依然想要保持著它的優雅步調,從最新上市的保時捷Macan(參數丨圖片)逐夢版和保時捷純電Macan 4 勁馳版能夠明顯感覺到,能站著掙錢,保時捷絕不跪著。
價格上,Macan逐夢版指導價61.8萬元,純電Macan 4勁馳版指導價75.8萬元,單論產品力,前者195千瓦的2.0T發動機尚不及某些國產20萬級SUV的性能參數,后者最大300kW的電機功率以及676公里的CLTC續航在國產電車陣營里同樣沒啥說服力。
當然,如果兩臺車在用料和配置上夠狠,尚且對得起豪華兒字,但最令人瞠目的,是保時捷對"豪華"二字近乎行為藝術般的詮釋。
在75.8萬元的純電Macan 4勁馳版身上,我們看到了當代汽車工業最昂貴的"半成品"。想要并線輔助?請支付7000元;需要全速自適應巡航?再掏6100元;后排隱私玻璃4400元,后雨刷3200元,甚至連前后排座椅加熱都要分開收取3900元。
如果還想要來點質感,那就得考慮一下自己的錢包厚度了,因為后排隱私玻璃價值4400元,后窗側遮陽簾5500元,前后多層隔音玻璃9400元。要是嫌棄原車自帶的十個無品牌揚聲器音質不行,保時捷Macan 4勁馳版還貼心的提供了兩種選擇:10900元選裝BOSE音響或者44000元選裝柏林之聲音響則需要。
至于價值價值202000元的抬頭顯示系統就不推薦大家考慮了,畢竟這配置十幾萬的長安車基本都標配了,選了反而掉價。
這些在30萬級國產車上早已普及的配置被切割成數十個收費項目時,保時捷仿佛在說:"我們賣的不是車,是人生選擇題。"除了高價和自詡的豪華定位外,售價70多萬的保時捷似乎跟中國消費者認知中的豪華完全不沾邊,尤其是越來越多國產車站上豪華浪潮之后,這種"丐版賣高價,配置靠選裝"的商業策略,在新能源時代顯得愈發荒誕。
論性能,小米SU7 Max雙電機495kW的狂暴輸出也足以讓Macan 4勁馳版300kW的賬面數據黯然失色,而但價格便宜了一半以上;論舒適,售價56.98萬元的問界M9用5320mm車長與3110mm軸距將Macan甩出兩個身位,鴻蒙座艙、ADS 3.0智駕系統、智慧投影大燈等科技配置全系標配更是在科技和智能層面“遙遙領先”。
當保時捷還在用鍍鉻飾條和祖傳內飾演繹"古典豪華"時,中國車企早已在智能座艙、全域800V、城市NOA等賽道上狂奔。那個靠機械素質就能通吃天下的時代正在崩塌,而保時捷似乎還未察覺腳下開裂的冰面——2023年其全球利潤率從18%驟降至16%,斯圖加特總部已傳出裁員300人的風聲,電動化轉型的遲緩讓這個跑車世家在特斯拉和比亞迪的夾擊下舉步維艱。
當國產車開始用激光雷達掃描未來,用AI大模型重塑交互,用科技與智能重塑高端豪華時,或許保時捷該重新理解這個時代的豪華法則。
那些仍在用品牌歷史、“工匠精神”、手工真皮座椅的針腳數給基礎配置標價的行為,終將成為智能汽車革命中的活化石。畢竟在這個連手機都能衛星通話的時代,誰還會為一臺車機功能等同諾基亞,座椅加熱等基礎配置還需要選裝的"豪華車"買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