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互聯網大公司的弱勢時刻。
作者|何簡
編輯|蔣澆
封面|九品芝麻官
3 月 19 日晚,在公司副總裁謝廣軍之女隨意“開盒”他人事件發酵數天之后,百度終于不得不對外發布官方聲明,強調開盒信息并非來自百度,對侵犯用戶隱私行為零容忍。
百度稱,百度內部實施了數據匿名化、假名化處理,數據存儲和管理實施嚴格隔離和權限分離,任何職級的員工及高管均無權觸碰用戶數據。百度安全部門反復調取了相關日志,并查驗當事人權限。結果表明,開盒信息并非源自百度。
互聯網上關于用戶隱私泄露的討論已經多如牛毛,但從來沒有哪一起事件能夠引起諸如百度這般的發酵程度。
百度一開始或許也沒有意識到事件將會引發如此巨大的關注。和去年引發公關輿論事件的百度副總裁類似,事件發生后第一時間對外回應同樣是副總裁謝廣軍,也同樣是在微信朋友圈這一私人場合對外回復。
謝廣軍當時回應的重心是替女兒致歉,并不是站在公司角度,對于用戶隱私泄露的來源僅僅只是稱“海外社群網站上的他人隱私信息”。
這條回應沒有打消外界的質疑,某種程度上甚至加重了公眾的憤怒情緒。謝廣軍回應當晚,相關詞條就迅速登上微博熱搜,詞條下不少討論的矛頭都直至百度。
謝廣軍對外回應次日,百度安全負責人陳洋也不得不站出來發布澄清聲明。但這則聲明也不是公開對外,而是在公司內網。甚至陳洋回應的由頭也是“今天早上有一個網絡安全產業的專家會”,像是碰巧提起似的。
陳洋在回應中稱,他們在內部進行了嚴格的調查,“從結果上看,確實不是謝廣軍干的,也不是從百度泄露的?!?/p>
以上兩則回應在公關角度都屬于帶有些私人口吻的回應。這是互聯網大公司在面對輿情事件時的一貫做法——去年抖音在首富鐘睒睒的不斷喊話之后,采取的手段就是公司副總裁李亮站到了臺前,充當公司回應的出口。
以公司口吻回應往往是最后時刻才不得不動用的手段,它往往意味著事件已經嚴重到無可挽回的地步,公司必須發布公開、正式的聲明。而以高管朋友圈、內網發言等私人性質的回應,既可以表達公司態度,同時又沒有將事件升級。
很顯然,上述兩位高管的回應都沒能阻止事態進一步升級。今晚,百度終于對外發布了公開聲明,正式回應開盒信息并非源自百度,而是來自海外的社工庫。
按照常理,即使不用百度在聲明中多次強調,用戶數據泄露的源頭也不太可能來自于百度——更嚴格點來說,來自副總裁謝廣軍。他技術出身,做到高管位置,應該知曉隨意泄露用戶數據對公司信譽的損害。
但顯然公眾情緒并不會考慮到這些——某種程度上,越是離譜或者越是聳人的信息更容易在互聯網上傳播,尤其是在社交平臺算法如此發達的當下,傳播學家們已經不止一次地對外強調社交平臺的信息失真,但至今仍找不出有效解決辦法。
互聯網有不少行業人士將百度這次遭遇的謠言事件稱之為無妄之災——有點百度“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的意思,但很難這樣簡單地歸納為“背鍋”。
僅僅在一個月前,視頻網站嗶哩嗶哩就發生了一起內部員工“定向報復用戶”的事件。據媒體報道,嗶哩嗶哩內部一員工因與某用戶在網上發生爭執,繼而在后臺植入惡意代碼,導致該用戶在使用嗶哩嗶哩時被錯誤提示“賬號已被封禁”。嗶哩嗶哩客服此后向受影響用戶表示,漏洞已修補,設施員工已開除。
這起事件同樣是內部員工涉嫌侵犯用戶隱私,甚至該員工公開對外稱知曉相關用戶的家庭住址、寬帶服務商等信息——但除了在知乎等技術討論濃厚的社區內引發關注外,在互聯網上幾乎沒有掀起太大波折。嗶哩嗶哩甚至沒有對外發布任何官方聲明。媒體們引用的回應來源是“B 站客服”。
更早之前,外媒也曾報道特斯拉員工可隨意查看車主車內隱私視頻并私下分享,甚至包括馬斯克的隱私,但也沒有引起什么關注——除了幾篇媒體轉發的報道外,社交平臺上幾乎沒有人討論過。
本質上,百度是在為過去的自己買單。
這家公司的公眾形象自 2016 年“魏則西事件”之后就已經打上了一層陰影。當時百度一度撤下了醫療廣告,但半年后《北京青年報》報道稱,百度搜索中又出現了醫療廣告,不過這次不再是重疾,而是整形醫院——現在百度的搜索框中依然有美容整形醫院廣告。隨便搜索一條“割雙眼皮”,搜索結果前 4 條全是醫療廣告。
百度搜索“割雙眼皮”
在這次“百度高管泄露用戶數據”的謠言漫天傳播的同時,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多年前的一則舊聞也不斷被人提起。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2018 年年會上,李彥宏在演講中表示,“中國人更加開放,對隱私問題沒有那么敏感,很多情況下他們愿意用隱私交換便利性,那我們就可以用數據做一些事情?!?/p>
這句話的完整表述是:“但我們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如果數據能讓使用者受益,用戶也愿意,我們就會去做,這是我們的基本原則。”當然,在互聯網傳播中,李彥宏這句話被簡化成了“中國人愿意用隱私換便利”。
在當下互聯網輿論環境中,罵百度都快成了一種“政治正確”了,無論百度做什么業務,人們都能把舊事一樁樁一件件列出來。
做新能源車,起個大早趕個晚集,極越汽車幾乎創下中國汽車史上最快倒閉紀錄——媒體稱之為“一天之內閃崩”。做 AI 大模型,號稱全球科技大廠中最早跟進推出類 ChatGPT 的聊天機器人——前兩天兩周年,界面新聞的標題是“文心一言兩周年,不發一言”。
李彥宏或許無法理解這些輿論場上對百度的聲音,就像多年前百度 AI 開發者大會上他的那句,“What's your proble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