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教育界迎來一枚“深水炸彈”。
“玻璃大王”曹德旺捐資100億元創辦的福耀科技大學,正式獲教育部批準設立。
《教育部關于同意設置福建福耀科技大學的函》指出:“福建福耀科技大學為民辦普通本科學校,定位為新型研究型大學,緊緊圍繞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突出理工和科技,著重開展制造業科技創新研究,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福耀科技大學,不僅是福建省首所民辦本科新型研究型大學。它更是繼西湖大學之后,中國又一所由社會力量深度參與的非營利性公益性高校。
這所對標斯坦福、定位“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國際化”的新型大學,從籌建之初便伴隨著爭議與期待,如今終于拿到“出生證”,成為民辦高等教育領域的一匹黑馬。
1. “玻璃大王”辦大學
作為福耀科技大學的籌辦者,曹德旺,這位從底層一路打拼崛起的 “玻璃大王”,其人生經歷本身就是一部傳奇。
14歲輟學的他,放牛、賣煙絲、販水果……在生活的泥沼中艱難跋涉。但即便身處困境,他對知識的渴望也從未熄滅。撿哥哥的書讀,攢錢買《新華字典》,通過字典來學習字詞。
這段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知識的力量,也在心底埋下了對教育特殊情感的種子。
曹德旺的辦學發心,始于十五年前。
2009年,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曹德旺偶然旁聽教育論壇。日本學者關于畢業生融入社會問題的發言,如同一顆石子投入他的心湖,激起層層漣漪。
“為什么我們精心培養的學生,到頭來只會考試,卻不會干活?”
這個問題,如同魔咒一般,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也悄然點燃了他辦一所大學的念頭。彼時,民辦普通高校在國內尚屬少見,這個想法雖一閃而過,卻已在他心中扎根。
2014年,福耀美國工廠選址俄亥俄州代頓市,曹德旺結識代頓大學校長丹尼爾。
在多次參觀美國高校的過程中,他了解到諸多美國名校由企業家創辦,其中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前身卡耐基技術學校,由鋼鐵大王卡耐基捐巨資創建,旨在為“工業階層提供實用教育”,這與曹德旺心中培養實用型人才的理念不謀而合。
真正堅定曹德旺辦學想法的,是2018年德國之行。
他驚訝地發現,為奔馳、寶馬提供零部件的眾多小廠,背后都有強大的高校技術與管理支持,而德國高校對實踐的重視程度,更是讓他聯想到自家企業招聘時的困境:招來的大學生,需花費2-3年培養,且中途還會流失三分之二。
回國后,他徹底明晰:工科要緊貼市場、服務產業,大學應為企業服務,辦學的根本目的是解決社會問題。
2020年,75歲的曹德旺開始思考退休,此時辦大學的想法已在他心中根深蒂固。
此前,他雖為多所高校慷慨捐贈,但總覺得“大學多了一所房子,實際問題卻未解決”。
盤算了一下已捐出的幾十億元,他意識到,這些錢足以建一所大學。
在眾人的支持下,他毅然決定全身心投入辦學。那段時間,他做了三件大事:與福耀管理層開會準備退休;出任河仁基金會第一理事長;向福建省委打報告申請建大學,開啟了他人生的“第三次創業”。
他直言:“我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中國多一所大學,而是做一次探索和改革?!?/p>
2. 對標斯坦福
為了辦好福耀科技大學,曹德旺帶隊跑到美國、德國等國家考察,重點研究德國TU9理工大學聯盟的辦學模式。河仁基金會一口氣準備了100億元,曹德旺希望學校“既氣派莊嚴,又浪漫舒適、宜教宜居”。
最終,福耀科技大學選址福州南嶼鎮流洲島,這里自古重視教育,文脈昌盛。曹德旺將辦公室搬進工程現場,親自把關施工建設,嚴控每一分錢的去向。
從2022年5月開工到2024年1月竣工驗收,學校建造成本約40億元,遠低于預計的60億元。
曹德旺感慨:“賺錢難,花錢更難。創業時為兩塊錢起早貪黑,如今花錢,同樣要到處說好話求人家幫忙,每天也要一大早就跑到工地上?!?/p>
然而,籌建一所大學,遠非僅僅建好校舍這么簡單。專業設置、師資力量、教學模式等,每一個環節都是巨大的挑戰,而這就離不開福耀科技大學的另一個“靈魂人物”——首任校長王樹國。
王樹國是西安交大原校長,以銳意改革著稱。曹德旺與王樹國的聯手,被外界認為是“商業魄力”與“教育理想”最佳的化學反應。在此背景之下,福耀科技大學對標斯坦福的目標,顯得似乎并不虛幻。
在專業設置上,其首批設置的計算機、智能制造、車輛工程、材料科學四大專業,緊扣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瞄準產業發展的前沿與痛點,力求培養出真正能為產業發展助力的人才。
師資方面,福耀科技大學已初步組建起一支高水平國際化的師資隊伍,包括海內外院士15人,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56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80人,具有境外教育背景或教科研經歷教師占比71.2%。
教學模式上,福耀科技大學大膽創新,采用雙導師制,每位學生配備學術導師制定培養方案、企業導師對接實戰項目、生涯導師規劃職業路徑。
最引人注目的是“本碩博貫通”的培養模式。王樹國聲稱“學生25歲、26歲就能博士畢業,要么成企業家,要么成科學家”。這一顛覆傳統的學制設計,試圖將人生“創新黃金期”(25-35歲)提前激活,直指中國科研人才成長周期過長的頑疾。
3. 壓力巨大
盡管藍圖恢宏,曹德旺的焦慮卻溢于言表。他在央視《對話》中坦言:“壓力巨大!批下來后怎么做?不要做砸掉,(砸掉)比不批可能更糟糕?!?/p>
這種壓力,既來自公眾對“企業家辦學”的審視,也源于中國民辦教育尚未成熟的制度環境。
值得玩味的,是福耀科大的理事會架構:曹德旺任理事長,王樹國掌舵行政。
教授治學、數智賦能,試圖在市場化效率與學術獨立性之間尋找平衡。若這一模式成功,或將為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提供新范本。
福耀科大的誕生,恰逢中國教育改革的深水區。當AI重構知識生產、科技競爭倒逼創新提速,傳統高校的圍墻正在松動。曹德旺與王樹國的聯手,不僅是一場企業家的教育實驗,更是一次對“大學何以成為大學”的終極追問。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p>
福耀科技大學,能否成為那棵搖動中國教育的樹?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