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18日,在克里姆林宮的會議廳內,普京參加了俄工業家和企業家聯盟閉門會議。普京明確表示:俄方將堅守當前實控的克里米亞及烏東四州主權訴求,若美烏迅速承認這些地區的歸屬權,俄方將放棄對敖德薩等地的領土聲索。這番看似"克制"的表態,恰在普京與特朗普通話前數小時釋放,展現出俄方在戰略博弈中嫻熟的地緣操盤藝術。
資料顯示,普京的領土訴求清單較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后的擴張態勢有所收斂,但這種"克制"實為精心設計的戰略陷阱。根據戰爭研究所 (ISW) 數據顯示,俄軍目前實際控制的烏克蘭領土已達戰約前國土面積的18.58%,要集中在烏東四州,其中盧甘斯克約98%、扎波羅熱約72%、赫爾松約72%、頓涅茨克約60%。這種以"現狀"為籌碼的談判策略,本質上是將軍事占領事實轉化為法理主張。
此外,普京的"克制"策略暗含多重戰略考量。首先,通過固化現有占領區,俄方既能規避國際社會對"侵略擴張"的指責,又能實質掌控烏克蘭經濟命脈——頓巴斯地區的產煤超2400億噸,扎波羅熱核電站曾貢獻烏全國25%電力,赫爾松則是"歐洲糧倉"的核心產區。其次,放棄對敖德薩的聲索實為離間之計,該港口作為烏克蘭僅存的出???,其歸屬問題可能成為烏西方陣營內部矛盾的引爆點。
川普團隊對此的表態耐人尋味。特朗普一邊向烏克蘭施壓,要求跟澤連斯基簽訂礦產開發協議,卻又對外表示恢復之前的邊界是不現實的。這樣的表態顯然想跟普京達成"以土地換和平"的共識框架。川普是打算將烏克蘭領土作為調整美俄關系的"戰略緩沖帶"。這種思維模式下,敖德薩這個黑海關鍵港口,正淪為大國交易的潛在籌碼。
澤連斯基政權面臨的困境遠超出公開表態的范疇。雖然基輔當局反復強調"不割讓寸土"的原則,但現實層面的潰敗正在發生:美國國會持續凍結的600億美元軍援、歐盟內部對烏軍火產能的質疑聲浪、以及國內征兵系統接近崩潰的現狀,都在壓縮烏克蘭的談判空間。最近,俄羅斯還計劃在扎波羅熱、烏克蘭東部、哈爾科夫等方向向烏克蘭發動進攻行動。這種軍事高壓正轉化為政治談判的窒息性優勢。
這場博弈的本質,是冷戰結束后國際秩序裂變的具象化呈現。當美國將盟友領土作為戰略交易的籌碼,當俄羅斯的軍事占領逐漸演變為"既成事實",聯合國憲章確立的主權原則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侵蝕。而對于夾在大國博弈縫隙中的烏克蘭而言,仿佛就如梅德韋杰夫所說的:變成餐桌上的主菜,毫無選擇!對此,大家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