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一個國家或企業的創新能力,不能光看GDP有多少,企業的營收有多少,還得看看這個國家和相關企業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有多少。
PCT是專利領域的一項國際合作條約,旨在簡化在多國申請專利保護的過程,而PCT申請量通常被視為一個國家或地區創新能力的指標。
如果這個國家或企業的PCT申請量取得增長,很大程度上能夠表明該地區和企業在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方面的活躍程度,這也是衡量創新能力和技術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日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公布了2024年度PCT國際專利申請排名。
數據顯示,中國以70160件PCT申請量繼續領跑全球,同比增長0.9%,穩居世界第一,這是中國自2019年超越美國以來,連續第六年成為全球最大的PCT專利申請來源國。
而中國之所以領跑全球PCT專利申請,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首先是近年來中國科技發展神速,創新驅動戰略成效顯著。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投入巨大,尤其是在數字通信、計算機技術、電氣機械等前沿領域取得了顯著突破。
2024年,數字通信成為PCT申請的首要領域,占總量的10.5%,超過了此前長期占據首位的計算機技術。
中國企業能在這些領域的快速崛起,也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場需求的推動,用擴大內需打贏美國,是“國運之戰”的必備條件之一。
其次是中國科技企業高度重視研發投入,研發投入持續增加。以華為、小米、寧德時代等為代表的企業,每年將大量資金用于技術研發。
像華為2024年以6600件PCT專利申請量蟬聯全球第一,展現了在5G、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強大創新能力;
還有京東方每年將營收的7%投入研發,如今累計專利申請量已超過10萬件。
最后是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不斷提升,國際化布局加速。通過PCT體系進行國際專利申請,已成為保護知識產權、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2024年,中國企業在排名前50的申請人中占據15席,PCT申請總量達21730件,占中國全年申請量的31%。
在這些中國企業中,我認為還應該單獨將華為和小米兩家企業單獨拿出來談談,這兩家企業將在全球市場上成為中國科技企業的門面。
2024年華為以6600件PCT專利申請量再次位居全球第一,遙遙領先高通、三星等巨頭,充分展現了華為在通信技術領域的絕對領先地位。
華為不僅在5G技術上取得突破,還在人工智能、云計算等領域持續發力,2024年的申請量較2023年有所增長,進一步鞏固了自身全球科技巨頭的地位。
小米在2024年PCT專利申請排名中位列全球第八,申請量達1889件,雖然與華為比起來還有明顯差距,但相比2023年提升了6個名次,進步神速。
小米取得的這一成績,得益于在智能手機、物聯網和智能家居等領域的持續創新,小米近年來大幅增加研發投入,2024年PCT專利申請量增長286件,展現了快速發展的技術實力。
但我想說的是,雖然中國PCT專利申請量全球領先,但很多高質量和具有核心價值的專利仍在西方巨頭手中。
比如高通的PCT申請量雖然比華為少了2752件,但高通的核心專利在通信領域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中國企業依然很難繞過高通專利。
所以中國企業在擴大專利申請量的同時,也應加強核心技術的研發和專利布局,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相信隨著中國企業在核心技術上的不斷突破,全球科技也將迎來新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