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律師跑案源渠道的思路,被老一輩局限了。
總以為只有行業協會、商會這些半官方組織才有用。其實這些地方早就被老律師們壟斷了,入會門檻還高,動輒就要一兩萬。
而且里面的資源雖然高端,但沒資源背景積攢的律師根本撬不動,很多律師花了幾萬塊加入行業協會,結果啥動靜都沒有,因為早有資深律師在服務了。
其實,我給大家推薦幾個“迷你版”的行業協會,特別適合沒資源、沒人脈的普通律師。
第一個是做異業聯盟。
只要你和另外一家機構的目標客戶是重合的,但是你們提供的產品或者服務不一樣,你就可以組成異業聯盟,一起拓客,這種一般都是沒有基礎合作費的,都基于成交結果來分錢。
如果你的議價能力差一些,比如,你的客戶群比合作的機構客戶群少,你就可以多讓利,讓對方多賺一些分成即可。
比如,我認識的一位律師,就是和一家服務醫美機構的知識付費公司合作,一起推法律顧問服務,通過這個渠道批量打入了醫美行業,獲客成本大大降低。
第二個是做社群。
你也可以自己搭建社群。
我認識一個95后律師,在二線城市通過小紅書搭了個線上社群,聚集了一群受過良好教育但留在老家發展的年輕人。他們一起露營、打橋牌,律師也不刻意推廣自己,但大家都清楚他是律師。
這種方式效果很不錯。
第三個是參加沙龍,尤其是線下的小沙龍。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迷你版”的會議銷售。
十幾二十個人聚在一起,因為一個主題交流,比如茶藝沙龍、讀書會沙龍。參加這種沙龍成本低,幾十上百塊錢就能參加一次,還能獲得線下見過面的客戶線索,信任鏈接更強。
第四個是參加展會。
參加行業協會的入會費可能要好幾萬,但展會可能只要兩三千。
一次展會能接觸到很多參展商和消費者,花2000塊擺三天展臺,獲取幾百上千個精準客戶線索也很劃算。
而且,你還可以和策展商、展會運營組織機構資源互換,你給他們提供免費常法顧問服務,他們給你每次參展都免展位費。
具體展會怎么做,你可以看這篇文章:
這四種方式,都是入局成本低,但是批量獲客效果好的方式。各位沒資源沒背景的青年律師,一定要行動起來。
最后,回歸本質,選擇渠道合作時,大家要考慮兩點:一是客戶群體,這個渠道匯集的是不是你的目標客戶群,如果是,你才做;二是獲客成本,現階段的你,能不能承受,是不是劃得來,如果ok,你才做。
你覺得呢?
文末掃碼加我微信,我送你我每日更新的《法律服務行業搞錢日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