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一次超百億元收購不足半年,TCL科技再次大手筆擬斥資115億元收購深圳華星半導體股權
《中國科技投資》張婷 李琬婷
近期,TCL科技(000100.SZ)擬斥資115.62億元收購深圳華星半導體21.53%股權。距離上一次超百億元收購不足半年,這一舉措不僅體現了TCL科技在半導體顯示領域的戰略布局,也引發了業界對其資金鏈和行業風險的諸多討論。
尤其在液晶顯示屏(LCD)技術逐漸進入成熟期、市場需求放緩的背景下,加之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和Micro LED等新興顯示技術的崛起,TCL科技繼續大舉投資LCD技術,其在未來能否實現持續盈利,仍是一個未知數。
TCL科技發力大尺寸面板
或面臨行業技術更迭挑戰
TCL科技公告顯示,公司擬向重大產業基金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其持有的深圳華星半導體21.53%股權。交易完成后,TCL科技合計控制深圳華星半導體84.21%的股權比例。本次交易標的資產作價為115.62億元,其中現金對價金額為72.03億元,發行股份對價為43.59億元。
TCL科技表示,本次收購深圳華星半導體少數股權,有利于上市公司進一步強化主業、提升盈利能力,并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在半導體顯示行業的核心競爭力,鞏固行業領先地位。此次收購完成后,TCL科技在LCD電視面板領域的全球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升。
據公告披露,深圳華星半導體即TCL華星t6、t7工廠,兩條產線均為G11代TFT-LCD產線。目前全球僅有5條G10.5代及以上產線,TCL華星t6、t7占據兩條。t6總投資465億元,于2019年實現量產;t7總投資427億元,于2021年量產,兩條產線主要生產65英寸、75英寸、85英寸、98英寸等超大尺寸顯示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據洛圖科技(RUNTO)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4年,全年出貨量第一的面板尺寸仍為32英寸,出貨量約5430萬片,同比增長8.6%,市場占比為22.9%。42/43英寸在2024年排名第二,出貨量約4630萬片,市場占比為22.9%,55英寸和65英寸分別排第三和第四??梢钥闯觯行〕叽绲拿姘迦允切袠I主流。本就有限的大尺寸賽道中,TCL科技持續加碼能否獲得良好成效,尚未可知。
在行業技術迭代層面,據國海證券行業報告顯示,當前主流顯示技術為LCD和OLED。TCL科技通過收購鞏固大尺寸LCD優勢,但韓系廠商如三星、LG等已轉向OLED、QD-OLED等高端技術。京東方亦加速布局第8.6代OLED產線并打入蘋果供應鏈。TCL在印刷OLED領域雖實現量產,但市場份額不足1%,且依賴日韓設備,如蒸鍍機技術。
當下,TCL科技再次將資源向LCD傾斜,可能擠壓新技術研發投入。據財報數據顯示,TCL科技2024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為65.76億元,研發費用率約為5.34%;京東方2024年前三季度的研發費用為88.24億元,同比上升了8.31%。
對此,全聯并購公會信用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向《中國科技投資》記者表示:“TCL科技在技術迭代上面臨較大挑戰。但若能借收購強化資金和技術儲備,加大印刷OLED等領域的突破,仍有可能在下一代顯示技術中找到立足點。短期看,其LCD優勢尚能維持生存;長期看,技術升級是繞不過的課題?!?/p>
半年內兩次收購
共計千億元債務
在此次收購之前,2024年9月,TCL科技曾公告擬收購韓國LGD位于廣州的相關液晶面板資產,以及運營所需的配套技術與支持服務,基礎購買價格為108億元。半年內兩起超百億收購,TCL科技的財務壓力顯著增加。
加之,近年來TCL科技主營的半導體顯示與新能源光伏兩大業務輪番虧損。2022年,受半導體顯示行業景氣度下行的影響,半導體顯示產品價格大幅下降,該業務在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657.2億元,同比下降25.5%,歸母凈利潤大降超九成,全年虧損超70億元。2023年,半導體顯示行業供需關系有所好轉,該業務營收同比增至27.26%,為836.55億元,且大幅減虧。但TCL科技的另一新能源光伏業務受行業供需失衡影響,產品價格下跌。加之,受到參股公司Maxeon相關的投資虧損的影響,負責該業務板塊的子公司TCL中環出現營利雙降的情況,2023年,其營收為591.46億元,同比減少11.74%,凈利潤38.99億元,同比減少44.88%。
在業務輪番虧損與擴張的情況下,截至2024年9月末,TCL科技總負債突破2500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65.31%,有息負債超1750億元,但賬上現金僅248.16億元。這一債務規模相當于其2024年預計凈利潤15.3億至17.6億元的約15倍,37億元的利息支出更是接近全年凈利潤的兩倍。
此外,過去三年,TCL科技的資產減值損失持續擴大,2023年計提了48.14億元,為近二十年新高。2024年前三季度計提35.4億元資產減值損失,為二十年同期新高。對此,安光勇表示:“這種高杠桿狀態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尤為敏感。全球經濟下滑、地緣政治緊張以及穆迪等機構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悲觀預期,進一步加劇了外部融資難度。若市場轉冷或行業下行,其償債壓力可能迅速放大,甚至面臨流動性危機。不過,TCL若能通過此次收購提升效率、優化現金流, 仍有一定的緩沖空間,但前提是必須謹慎管理債務并確保盈利能力提升”。
TCL科技選擇擴張,本質是傳統制造業在技術革命期的生存博弈。但2024年全球LCD電視面板出貨量微增2%,看似回暖的表象下,實則是產能過剩與價格戰的白熱化。洛圖科技預測,2025年面板需求可能同比下降2.2%。若未來面板行業重陷下行周期,TCL科技的千億債務或將更為沉重。
記者就技術更迭、百億收購、債務問題等致函TCL科技,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