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山野鄉村的電力“毛細血管”,僅僅是中國大電網的最末端。一條條橫跨東西、縱貫南北的電網“大動脈”,才是構建起全國能源輸送通道的堅實骨架。它們不斷刷新著中國電力科技創新的“世界之最”,全力保障著14億多人口24小時不間斷的電力供應。
哈密市鏡兒泉西側的無人區,國家電網的工程人員正在緊張作業。
國家電網新疆建設分公司業主項目部安全專責 吳世平:“這個網繩耷拉下去的話,安全性沒保證,要保證對高速公路的安全距離,因為這個路大車比較多,所以我們要保證網繩(高于地面)8米以上的距離。”
工程人員要在不影響高速公路行車的情況下,將重達數噸的輸電線纜,飛跨過高速公路,架設到另一端的鐵塔上。這是一項不小的挑戰。
這是一條全長2290公里的±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自新疆哈密的巴里坤起,跨越甘肅、陜西、四川3省,最后到達重慶渝北,被稱為“哈密至重慶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這條電力“高速公路”建成投運后,每年可向重慶輸送電量超360億千瓦時。僅需不到0.01秒,新疆的電就被送到2000多公里外的重慶,1秒的輸電量足夠一個普通家庭使用兩年。
目前,中國是全球唯一能夠建設±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國家。截至2024年底,國家電網累計建成投運38項特高壓交直流工程,搭建起這張全球獨一無二超級電網的大骨架,國家電網跨省、跨區輸電能力超過3.4億千瓦。今天,這張大電網的骨架還在不斷增加,建設難度也在持續升級。
內容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