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古埃及的印象,往往和“失落的文明”“法老的詛咒”相關。其實早在古希臘時代,不同的人就開始用各自的方式來書寫這一文明古國,其中既有對事實的記述,也有添油加醋的想象和虛構。一個時代離當今的時空距離越遠,可供想象的空間就越大。古埃及便成為一個載體,承載了無數神秘的傳說,以及人們對古老文明的各色想象與好奇。
對埃及的狂熱一度席卷歐洲,其中還有一段趣史。在19世紀末之前,歐洲人甚至相信木乃伊可以入藥,于是一些商人甚至游客,便會從埃及收買木乃伊。1912年泰坦尼克號沉沒,倫敦謠言四起,其中之一便是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一具木乃伊跑到了船上。我們熟悉的推理作家柯南·道爾也加入了這場討論。木乃伊引發的恐慌,甚至比圖坦卡蒙墓的發現還要早十年。
要如何探索未知,用什么方式和眼光去接觸另一段古老的歷史?
3月23日(周日),浦睿文化與上海圖書館,將一起舉辦一場新書分享會,《古埃及文明》作者、《亡靈書》譯者、復旦大學歷史學系金壽福教授,將帶來一場關于古埃及文明的分享,為大家講述關于古埃及文明的種種傳言與事實,帶領讀者穿越迷霧,抵達歷史現場,觸碰古埃及人真實可感的日常生活。
木乃伊、泰坦尼克號和圖坦卡蒙墓
《古埃及文明》新書分享會
時間
2025年3月23日(周日)
14:00-16:00
地點
上海圖書館東館7樓閱讀推廣區
(上海市浦東新區合歡路300號)
預約直播
【主講人】
金壽福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2000年獲得德國海德堡大學埃及學博士學位。在國外出版專著一部,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在國內《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世界歷史》等雜志發表論文數十篇,譯注《古埃及〈亡靈書〉》。曾赴美國布朗大學、埃及開羅大學、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美國駐以色列考古研究所等機構進行學術研究;參與盧克索官吏墓、阿蒙霍特普三世墓、中埃聯合考古隊孟圖神廟考古發掘工作。
2012年獲得埃及政府頒發的埃中文化交流貢獻獎狀和獎章。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考古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在復旦大學開設古埃及文明、世界宗教文化史、史學原典導讀等課程。
【活動圖書】
《古埃及文明》
作者:金壽福
出版社:浦睿文化·湖南美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5.1
內容簡介
埃及學研究學者金壽福,以四十余年的研究為基礎,結合最新的學界研究與考古發現,借助古埃及人留下的豐富文字、圖畫與實物,帶領讀者重新認識一個更為真切的古埃及,重構古埃及人的生命旅程。
從文明的興起、國家起源與制度,到經濟、宗教信仰、神話與神明、來世觀念、墓葬習俗,再到象形文字、莎草紙和石刻上的文學、神廟與金字塔等代表性建筑……全景式展現神秘瑰麗的古埃及文明,濃縮成一幅失落文明的壯麗畫卷。
-End-
編輯:哈&夏光
了解更多請關注
新浪微博:浦睿文化
微信公眾號:浦睿文化
豆瓣:浦睿文化 / 巨鹿村
小紅書:浦睿文化
抖音:浦睿文化
B站:上海浦睿文化
加入「浦睿生活館」
獲取更多新書資訊
參與浦睿福利活動
添加浦睿君個人微信(prwh201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