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革命倒逼能源升級:
可持續“動力革命”成企業未來生死線
【Forbes 3月17日發布】
人工智能正在迅速變革各行業,推動創新并重塑企業運營方式。從預測分析和機器學習到自動化和數據處理,人工智能技術正在提升效率和生產力水平。然而,這場技術革命帶來了巨大的能源需求。隨著人工智能系統愈發復雜和普及,對可靠、可持續和可擴展的能源基礎設施(我們稱之為“能源強化”)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
“能源強化”指增強能源基礎設施以滿足人工智能技術日益增長需求的過程。這不僅僅是指提供更多的電力,更是要確保能源供應具有彈性、可持續性,并能夠支持人工智能系統持續運行。能源強化對企業來說并非可有可無,它是在日益由人工智能驅動的世界中保持競爭力的必要條件。
人工智能對能源消耗的影響
人工智能技術是能源密集型的。訓練像OpenAI的GPT-3這樣的大型模型消耗了1287 MWh電力,排放了502公噸二氧化碳,相當于112輛汽油動力汽車的年排放量。
預計到2027年,人工智能工作負載將使全球數據中心的能源消耗增加到146.2 TWh。2023年,人工智能占全球數據中心總功耗的8%,相當于4.5kMW,預計到2028年將上升到18.7kWW。
如果沒有能源強化,企業將面臨運營中斷、成本上升和不可持續的風險。
能源強化的重要性
能源強化包括升級基礎設施、投資能源儲存、增強電網穩定性以及整合可再生能源,為人工智能提供可持續的動力。它創建了能夠滿足未來需求并支持業務目標的彈性系統。
谷歌是能源強化的典范。自2017年以來,該公司已將其100%的電力消耗與可再生能源相匹配。該公司的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全天候無碳能源。谷歌還計劃部署小型模塊化核反應堆,到2035年提供500MW無碳電力。
這些措施確保人工智能系統高效運行,同時不影響可持續發展目標,為其他組織樹立了榜樣。
平衡人工智能的能源需求與可持續發展目標
隨著人工智能能源需求的增長,企業面臨著平衡運營需求與環境責任的挑戰。太陽能、風能和核能等可再生能源對于可持續地滿足這些需求至關重要。
例如,亞馬遜已承諾到2025年將靠100%可再生能源運營(包括人工智能驅動的數據中心)。同樣,Meta也在探索核能,以便在2030年代初為美國增加1至4kMW的發電能力。
低功耗人工智能芯片和針對效率優化的算法等節能技術正在降低人工智能的總體能耗,使企業能夠負責任地擴大規模。
企業確保能源基礎設施穩健的措施
為了有效支持人工智能技術,企業必須采取幾個關鍵步驟來加強其能源基礎設施:
1.評估能源能力。確定當前系統的差距,以確定必要的升級。
2.投資先進的解決方案。實施能源存儲系統和智能電網,以穩定能源供應。
3.采用可再生能源。整合現場太陽能、風能或可再生能源來抵消人工智能的需求。
4.與專家合作。與能源供應商合作,獲取先進技術和最佳實踐。
5.優化能源使用。利用人工智能分析來監控能源消耗并提高效率。
這些措施可以確保能源系統足夠強大,能夠滿足人工智能不斷變化的需求,同時符合可持續發展目標。
人工智能和能源在商業領域的未來
隨著人工智能繼續革新行業,技術與能源之間的關系將變得更加緊密。我相信,企業的未來將取決于能否可靠且可持續地為人工智能系統提供動力。今天投資于能源強化的企業將成為未來的領導者,在日益由人工智能驅動的世界中推動創新、提高生產力和競爭優勢。
在未來幾年,我們有望看到各個行業中更多企業采用人工智能技術,從而進一步增加對強大能源基礎設施的需求。人工智能與能源的交匯為企業在各自領域創新和領先提供了獨特的機會。優先考慮能源強化,為應對未來挑戰做好準備,同時也讓您的公司能夠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巨大潛力。
利用人工智能和能源強化為未來提供動力
人工智能的興起正在改變商業格局,隨之而來的是能源強化的迫切需求。認識到這一點的公司可以更好地在快速發展的世界中蓬勃發展。
展望未來,能源在支持人工智能發展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覷。這不僅僅關乎電量的充足性;還關乎確保電力可持續、有彈性,并能夠支持定義下一個商業時代的創新。前進的道路很明確;要在人工智能時代占據領先地位,企業必須優先考慮能源強化,并擁抱為未來提供動力的技術進步。
編譯:李家豪(新能源部)
審校:孫桂林(新能源部)
編輯:李家豪(新能源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