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女性視角做有溫度的汽車新聞
新能源行業的競爭已進入“拼刺刀”的淘汰賽階段。價格戰、技術迭代、用戶需求分化等多重壓力下,企業若想突圍,既需要清晰的產品戰略,更依賴于核心管理層的決斷力與執行力。
因此,我們看到,進入2025年后,多家車企對內部人事結構進行了調整和換防,其中不少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3月18日,北汽藍谷公告了重大人事任命:公司原總經理張國富升任董事長,原副總經理劉觀橋升任總經理,原財務總監宋軍升任常務副總經理,同時還從北汽零部件板塊引入馬磊擔任副總經理分管采購業務,并且外聘了資深投行人士喬元華擔任董事會秘書。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調整涉及的五位管理層都是70末和80后,不僅專業對口,同時實踐經驗也非常豐富,可以說都是正值當打之年的“實干派代表”。
這次調整,充分體現了北汽藍谷決戰新能源下半場的決心與魄力,不僅是北汽集團對新能源板塊的深度布局,更是北汽藍谷從“求生存”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轉折。
1
委任“實戰派專家”
讓聽得到炮火的人指揮炮火
事實上,北汽藍谷此次管理層變動并不突然,而是基于2024年以來的業績爆發與戰略轉型需求。
去年7月,張國富從北汽藍谷常務副總經理升任總經理,劉觀橋從北汽集團經營與管理部部長調任北汽藍谷副總經理,主管營銷工作。二人搭檔后,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自2024年7月兩人分別升任總經理與副總經理以來,北汽藍谷銷量實現跨越式增長:極狐品牌連續5個月銷量破萬,全年銷量81,017輛,同比激增169.91%,位列純電新能源市場增速第一。
極狐的快速上量也拉動北汽藍谷的快速發展,全年實現銷量11.38萬輛,同比增長23.53%。公司整體銷量達11.38萬輛,同比增長23.53%。
出色的業績也驗證了北汽藍谷新的經營思路行之有效——“產品和營銷雙拉動、打造用戶型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汽車行業的人都知道,張國富在汽車行業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技術背景,曾任北汽越野總經理、北汽股份常務副總裁、北汽藍谷常務副總經理,主抓企業的品牌建設、營銷提升和經營管理。
在擔任北汽藍谷總經理后,他也快速展現出在企業戰略規劃、企業運營管理、技術升級與產品開發、品牌影響力提升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是北汽體系內優秀的實干派人才。
據接近公司內部人士透露,張國富在內部多個場合下均強調:“北汽藍谷是一個創業型公司”、“常識的事情要打快,本質的事情要打透”,并快速搭建起一套科學高效、聯動協作的決策機制和組織架構。
面對流量盛行的當下,張國富也多次強調“北汽藍谷要擁抱有價值觀的流量”,一向低調沉穩的他還通過新媒體【極狐極結號】與網友高頻互動,金句頻出,頗具網感,被用戶稱為“北汽藍谷首席產品體驗官”。
更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擅長品牌建設、營銷和經營管理外,張國富為人淳樸、仗義和厚道,極具親和力,無論用戶、經銷商還是媒體,提起他無不豎起大拇指。
而劉觀橋曾在北京現代等車企擔任銷售重要職務,也曾任北汽集團經營與管理部部長,同樣積累了豐富的市場運營和經營管理經驗。
在調任北汽藍谷副總經理后,劉觀橋將自身的特點優勢轉化為極狐銷售團隊的優勢,推出了一系列快、準、狠的整合營銷舉措,聚焦主銷車型打造清晰可見的越級價值,不僅拉動了極狐汽車的快速上量,更創新性形成了一套符合新勢力用戶型企業的作戰體系。
外界評價,他是一位既擅長經營管理工作,又善于營銷創新的復合型人才。
當特斯拉靠馬斯克的個人IP拉動品牌、比亞迪憑王傳福的技術偏執構建壁壘時,北汽藍谷證明,本土車企需要的不是明星領袖,而是能打通戰略與執行的“指揮家”,張國富的戰略定力與劉觀橋的市場嗅覺,恰是應對行業亂戰的最佳組合。
相信兩人的此次升職,將使得北汽藍谷在企業運營上更加貼近用戶,更加堅定地建設用戶型企業,以市場和營銷拉動企業的整體運營,實現品牌和銷量進一步的雙提升。
2
發展“創業型”國企
沖刺新能源變革新周期
汽車市場加入進入淘汰賽,已經成為了行業的共識。
無論是以蔚小理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還是以北汽極狐、東風嵐圖、廣汽埃安為代表的“傳統新實力”,都要坦然接受迎接挑戰的準備。
央企國企大重組的背景下,即使是有國企背景的“造車新實力”,想要留在牌桌上,也必須要甩開膀子奮力一搏了。
按照計劃,北汽與華為打造的高端新能源品牌享界,將于今年上半年會推出首款車型享界S9的增程版本,極狐品牌也將在未來兩年推出包含純電和增程,車型覆蓋MPV、SUV和轎車等多款產品。
為了讓這些產品更好地融入市場,我們看到,本次調整中,北汽藍谷還將財務總監宋軍升任常務副總經理,并從北汽零部件板塊引入馬磊擔任副總經理分管采購業務。
這體現了北汽藍谷對對財務規劃和降本增效的高度重視。
要知道,當下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降本增效已經成為每個企業必須面臨的課題,小鵬就是通過重整供應鏈體系壓縮成本,讓產品銷量節節攀升,近日蔚來內部也傳出重整財務和供應鏈體系的消息。
強化財務和采購系統的角色,不僅能讓企業更好地以應對價格戰的挑戰,也能改善企業的經營質量,這次調整后,或將進一步提升北汽極狐產品矩陣的競爭力。
而除了降本增效,融資能力對于企業長期發展也是至關重要。
資料顯示,北汽藍谷2018年通過重組前鋒股份實現A股主板上市,此后分別于2021年和2023年進行了兩輪定向增發,合計融資過百億。
此次聘任資深投行人士喬元華擔任董事會秘書,也寄托了北汽藍谷對接資本市場,增強投資者信心,成為A股市場一千億市值新能源車企的決心。
據了解,喬元華是金融科班出身,擁有15年投行經驗,先后供職于中金公司、匯豐亞洲,曾任匯豐董事總經理,在境內外資本運作方面積累了深厚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專業人干專業事,喬元華作為的加盟,無疑將推動北汽藍谷后續的融資和估值提升。
從成本管控到資本運營,可以看出北汽藍谷沖刺新能源變革新周期的決心和魄力。
結語
2025年是北汽集團“三年躍升”行動的起始之年,北汽集團曾明確表示會在未來投入千億級資金發展自主品牌乘用車,北汽藍谷作為北汽發力新能源市場的一號工程,無疑將會是首先被賦能的企業。
本次人事調整,也是北汽集團對北汽藍谷未來發展的重大支持。
張國富與劉觀橋的組合,象征著技術理性與市場感性的融合;喬元華的加入,則為資本敘事注入專業力量。
在新能源市場從“政策驅動”轉向“價值驅動”的當下,這支年輕化、專業化的團隊,試圖帶領北汽藍谷向著年銷60萬輛、市值破千億的發展目標大步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