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北約秘書長呂特14日在華盛頓表示,歐洲和美國將在俄烏沖突結束后逐步與俄羅斯恢復“正常關系”。呂特當天在接受彭博社專訪時說,歐美在俄烏沖突結束后逐步與俄羅斯恢復正常關系是“正常”的事情。他對目前談判形勢持謹慎樂觀態度,同時表示對待俄羅斯“不能天真”,北約仍需對莫斯科保持強大壓力以確保俄方認真參與和談。
烏克蘭長期以來一直要求加入北約,作為結束與俄羅斯沖突的安全保證。然而,俄羅斯認為烏克蘭加入北約的野心是這場沖突爆發的根本原因之一,并要求烏克蘭保持中立,以此作為任何解決方案的基礎。俄羅斯外交部近日強調,俄羅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接受北約部隊以任何身份、任何旗幟出現在烏克蘭領土上,包括維和部隊,這些都會對俄羅斯構成威脅。
呂特(資料圖)
不僅如此,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警告稱,北約成員國向烏克蘭部署“維和人員”將引發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的全面戰爭。梅德韋杰夫表示,法國總統馬克龍和英國首相斯塔默是“在裝傻”,因為他們已被告知多次,維和人員必須來自非北約國家,近日卻還在提出“將派遣數萬人”進入烏克蘭。“直說吧,你們就是想向基輔的‘新納粹分子’提供軍事援助。”梅德韋杰夫寫道,“這意味著與北約開戰。去問問美國總統特朗普吧,你們這些卑鄙小人。”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11日也表示,俄羅斯不會以危害人民安全為代價進行妥協,他并重申俄羅斯的立場,即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接受北約部隊在烏克蘭部署,即使達成永久和平協議。拉夫羅夫還透露,2022年烏方曾在伊斯坦布爾拿出一份俄羅斯接受的文件,但烏方又在英國前首相約翰遜的影響下放棄了這份協議,他說,如果烏克蘭合作并落實他們自己的倡議,原本可以保住1991年邊界,除了克里米亞和頓巴斯部分地區。
呂特(資料圖)
感受到俄羅斯的壓力,當記者問及烏克蘭未來加入北約的可能性是否已被排除在談判之外時,呂特似乎點頭表示“是的”。烏媒體報道稱:“呂特證實,特朗普已將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議題從結束戰爭的談判中移除。”烏克蘭最大的數字媒體之一《烏克蘭真理報》在社交媒體上強調:“北約秘書長呂特表示,烏克蘭的成員資格已不再被考慮。”這一表態在烏克蘭政界也引發反應。反對派議員阿列克西·貢恰連科在社交平臺X上寫道:“烏克蘭加入北約已不再被考慮。”
很顯然,這就是美國給北約下的指令,美國利用、哄騙小國來對抗大國的招數還是玩得很溜的。一方面,美國承諾的1770億美元援助僅到賬760億,美國軍火商賺得盆滿缽滿,而烏軍士兵卻連防彈衣都配不齊,北約對美國的“支持”,既消耗了俄羅斯,又榨干了烏克蘭;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為集中資源遏制中國,現在又不惜將烏克蘭作為“棄子”來換取俄美關系緩和,因此北約的“背刺”,不過是美國戰略收縮的必然選擇罷了。
澤連斯基(資料圖)
歐洲安全架構要重新洗牌了。看看時間線就明白北約的算計,3月15日波蘭宣布暫停對烏軍援;16日德國重啟北溪管道維護;17日法國外長突訪莫斯科。歐洲這波操作分明在說:烏克蘭這枚棋子,該棄就棄了。北約組織覆蓋了大部分歐洲國家,所以很顯然,北約的轉向背后,是歐洲的集體“求生欲”。三年來,歐洲為制裁俄羅斯付出了慘痛代價。如今,眼看美國在俄烏問題上“胳膊肘往莫斯科拐”,歐洲終于醒悟,與其當美國的炮灰,不如和俄羅斯“再續前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