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一個商人,別用太高的道德約束我”這種話放在歐美比放在中國更好使,但即使是巴菲特也從不做空美國,他都是賭美國贏,因為他知道:沒有人能夠依靠做空自己的祖國成功。
如果一個商人沒有祖國,他就會成為待宰羔羊,一定會被吃干抹凈的,尤其是在美國,華裔被收割也不是新鮮事了,泥頭車都搞出來了,李家在香港什么地位,那可是香港首富,為什么國籍都換了卻還愿意縮在香港呢?
因為李家需要中國的庇護,只要待在香港,西方就不敢明打明地吃他,但是他又可以用“我只是個商人”來模糊處理跟中國的關(guān)系,這都算不上騎墻,只能說是討巧打個馬虎眼而已。
本來按照以往的經(jīng)驗,李家以為賣港口這事馬馬虎虎就過去了,只不過如今模糊空間沒有了,有些事不上秤沒有四兩重,但上秤了可能千斤也打不住,現(xiàn)在世界格局都在巨變中,李家被擺上秤了。
我感覺還是當年“黃臺之瓜”那件事的后遺癥,如果只是個商人那就老老實實地堅持做一個商人,搞出黃臺之瓜這事就不地道了,既然前面能表這種態(tài),那現(xiàn)在也該明確下自己的定位了。
香港以前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在其他殖民地可都是直接下手掠奪的,但在香港顧忌到中國還是很講究吃相的,所以才搞了這么多白手套,那些富豪算起來發(fā)家也都是因為自己的黃皮膚,因為背后有國家的庇護。
香港回歸之后李家搖身一變成為國際資本了,對外實際上還是在中國的庇護下,對內(nèi)卻擺出一副不欠中國什么的樣子,如今既然上秤了就攤牌唄,看看能不能拿出籌碼來獲得庇護。
現(xiàn)在中美博弈到了關(guān)鍵時刻,這幾個月中國一直不斷在秀實力,不就是為了避免熱戰(zhàn)嘛,這種事普通人都看得懂更不要說一個商人了,還在想著賺便宜那就拿到明面上來說。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也代表未來香港的定位會越來越清晰,原本的模糊空間會越來越小,可走可留,走的話就祈禱歐美他們不吃你,留的話那就拿出足夠的籌碼獲得庇護。
商人求利沒錯,但不能唯利是圖,如果總想著巧取豪奪弱肉強食,那不如去其他地方看看,歐美才是真正的叢林法則社會,正好英國現(xiàn)在窮瘋了,美國也在處處找錢,說不定會給予優(yōu)待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