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T重慶冠軍賽女單決賽落幕,世界排名第一的孫穎莎以4:0橫掃隊友陳幸同,成功衛冕冠軍,這場勝利不僅延續了孫穎莎在2025賽季的強勢表現,也為她的職業生涯再添一座重量級獎杯,并且孫穎莎憑借這個冠軍,繼續穩坐女單世界第一位!但唯一遺憾的,就是孫穎莎沒能以打敗王曼昱的方式,拿到冠軍
孫穎莎的奪冠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在半決賽中,她遭遇了隊友王藝迪的頑強阻擊,比賽一度陷入膠著,但孫穎莎憑借關鍵分的把控和戰術調整,最終以4:2完成逆轉,挺進決賽,而決賽對陣陳幸同,孫穎莎展現了絕對的統治力:前兩局迅速建立優勢,第三局在10:10平后頂住壓力連得兩分,第四局則乘勝追擊速戰速決,全程僅耗時半小時,被網友戲稱為“光速下班”;原本外界期待的“海產姐妹對決”(孫穎莎與王曼昱)因意外未能上演,王曼昱在與陳幸同的半決賽中,大比分2:1領先、第四局4:2占優時突發傷病,經醫療評估后無奈退賽,這一變故讓陳幸同直接晉級決賽,但也令球迷感嘆“巔峰對決的缺失”,陳幸同在決賽中雖奮力拼搏,卻始終未能突破孫穎莎的戰術壓制,賽后她坦言:“孫穎莎的狀態太穩定了,我需要在關鍵球上更果斷。”
王曼昱的退賽成為本屆賽事最令人扼腕的插曲,據現場報道,她在比賽中突感不適,申請醫療暫停后確認無法繼續比賽,最終含淚離場,次日更是官宣退出全運會的女團和混雙比賽,這一決定背后是密集賽程的累積壓力:自2月亞洲杯奪冠后,王曼昱接連參加了新加坡大滿貫、深圳亞洲杯和重慶冠軍賽,身體負荷逼近極限,退賽前,她在亞洲杯上剛以4:0完勝孫穎莎奪冠,狀態正佳,而但是的那場比賽也讓外界看到了一個強大的王曼昱!王曼昱的傷病不僅讓她錯失與孫穎莎的再度交鋒,也為后續賽事蒙上陰影,4月的世界杯和5月的世乒賽接踵而至,若傷勢未愈,恐影響其沖擊“超級全滿貫”的進程,盡管如此,王曼昱的退賽選擇仍獲廣泛理解,陳幸同在賽后第一時間送上祝福:“希望所有運動員健康完賽。”
但是,為何總是有球迷認為:孫穎莎積分領先,王曼昱仍是“最難跨越的墻”!這就要談到積分差距與大賽表現的悖論了,盡管孫穎莎以破萬積分穩居世界第一,但球迷普遍認為,王曼昱才是她“最棘手的對手”,這一觀點源于兩人近期的直接對話:2025年深圳亞洲杯女單決賽,王曼昱以4:0橫掃孫穎莎,不僅終結了后者沖擊“全滿貫”的期待,更將雙方的交手紀錄改寫為更具懸念的態勢;此外,從技術特點看,王曼昱的反手擰拉和相持能力對孫穎莎的快速銜接打法形成克制,深圳亞洲杯決賽中,王曼昱通過落點變化和節奏控制,完全壓制了孫穎莎的進攻,心理層面上,孫穎莎又在關鍵大賽的決賽中屢屢受挫:2021年東京奧運會、2024年巴黎奧運會以及2025年深圳亞洲杯,她三次在決賽中負于王曼昱,暴露出“決勝時刻心態波動”的短板
“孫穎莎的技戰術已被對手深度研究,若不進行體系化革新,優勢將逐漸縮小。”這是一位資深乒乓球評論員發出的感慨!相比之下,王曼昱在肖戰教練指導下,技術更新更快,尤其在反手體系和中遠臺防守上進步顯著,若兩人健康狀態下再度交鋒,勝負天平或將傾向更具變化能力的王曼昱;另外還得談談國乒最為重視的“對日實力”對比,其中16歲張本美和的崛起,是國乒女隊未來最大的隱患!日本新星張本美和近年快速成長,成為國乒女隊的主要威脅,而孫穎莎與張本美和的交戰記錄為7勝1負,孫穎莎占據絕對優勢,王曼昱與張本美和的交戰記錄為4戰全勝,并且總共才讓張本美和贏了2局,孫穎莎擅長通過前三板壓制對手,尤其對日本選手的勝率極高,其快速銜接和正手爆沖能有效克制張本美和的近臺快攻;王曼昱憑借身高臂展和防守反擊能力,常在多拍相持中拖垮對手,面對張本美和的搏殺戰術,王曼昱的穩健性和失誤控制更具優勢,所以說,若張本美和沖擊國乒,孫穎莎的“速戰速決”與王曼昱的“持久消耗”將形成互補,王曼昱的傷病恢復情況,或影響國乒在團體賽中的排兵布陣
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周期已悄然開啟,孫穎莎與王曼昱的競爭注定貫穿整個時代,孫穎莎需突破“大賽決賽心魔”,而王曼昱則要克服傷病困擾,正如網友所言:“她們是彼此的鏡子,照亮對方前行的路。”對于球迷而言,WTT重慶賽未能看到“雙雄對決”,既是一種遺憾、又是一種與期待,或許將在未來更重要的舞臺上迎來終極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