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我體重一直很標準,這次體檢說有脂肪肝,這是怎么回事!"25歲的李女士在門診室里焦急地問出這句話。
事實上,脂肪肝——這個看似與"油膩飲食""中年危機"劃等號的疾病,正在悄然成為年輕人群的健康隱形殺手。
代謝相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已經成為全球最常見的慢性肝病和健康體檢人群血清轉氨酶增高的主要原因,也是目前我國第一大慢性肝病。它不僅是肝臟的警報,更是心血管病的"幫兇"。
脂肪肝:被低估的"沉默危機"
1. 肝臟的"脂肪倉庫"超標了
當肝臟內脂肪含量超過總重量的5%(正常<5%),即可診斷為脂肪肝。
根據病因不同分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兩大類,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占比高達70%-80%,且與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綜合征密切相關。
2. 從"胖肝"到"硬肝"的可怕演變
單純性脂肪肝:無痛無感,肝功能正常
脂肪性肝炎:炎癥細胞浸潤,肝酶升高
肝纖維化:肝臟變硬,功能受損
肝硬化/肝癌:10年內進展風險增加3-5倍
3. 心血管的預警指標
最新研究顯示,脂肪肝患者動脈硬化風險升高2-3倍,冠心病發病率增加1.5倍。
這是因為脂肪在肝臟堆積會激活全身炎癥反應,導致血管內皮損傷、形成惡性循環。
脂肪肝不是“月半”人的專利
根據《代謝相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我國成人NAFLD總患病率為29.6%, 男性(34.8%)高于女性(23.5%),肥胖、T2DM患者 NAFLD患病率分別為66.2%和51.8%。
即使是BMI和腰圍正常的成人,NAFLD患病率占比也高達17.5%(占總體NAFLD 的11.1%)。
以下4類人最容易掉進脂肪肝“陷阱”:
1. 代謝綜合征"三高"人群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者脂肪肝風險更顯著。數據顯示,空腹血糖≥6.1mmol/L者患病率是正常人的2.8倍。腰圍超標(男≥90cm,女≥85cm)人群風險提升3.2倍。
2. 長期久坐的"辦公族"
研究顯示,每天運動不足1小時者,脂肪肝發生率比規律運動者高47%。
3. 夜間"報復性晚睡"黨
上海瑞金醫院學者的一項研究顯示,與8點前睡覺相比,8~ 10點睡覺脂肪肝風險增56%,10點后則增加105%。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每晚睡1小時,脂肪肝風險增加29%。
4. 營養失衡的"養生達人"
常有人覺得,脂肪肝就是肉吃多了,吃素就能逆轉,但其實過度依賴粗糧、完全素食者易出現蛋白質缺乏,導致載脂蛋白不足,反而加速脂肪沉積。
逆轉脂肪肝的"三大黃金法則"
01
飲食管理
科學搭配:采用"121"餐盤法(1拳主食+2拳蔬菜+1拳蛋白質),多吃深色蔬菜(菠菜、西蘭花)、深海魚類(三文魚、沙丁魚)、優質蛋白(雞蛋清、豆腐)
減少外食:外賣或者去餐廳吃飯很容易高鹽高脂飲食,選擇自己做飯可以讓飲食更合理。
02
運動處方
有氧運動和抗阻訓練相結合,每天運動30-60分鐘,每周運動5-7天,每周累計150分鐘以上。
除了體育活動外,通過增加日常的身體活動量,例如把坐電梯換成爬樓梯,公共交通代替坐車、打車出行,飯后半小時選擇站著而不是坐著,都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對抗脂肪。
03規律作息
每晚提前1小時入睡,可能比跑步5公里更能有效減少肝內脂肪沉積。23點前入睡可以保證肝臟夜間3小時解毒高峰期。同時確保每天7小時的黃金睡眠時間,可以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炎癥水平。
脂肪肝才不是胖子的"專利",更不是可以忽視的"小毛病"。當我們學會用科學的生活方式為肝臟減負,不僅能守護這個"沉默的解毒工廠",更能筑起一道抵御心血管疾病的堅固防線。
轉載請注明來源“健康心血管”公眾號
全面工作
傳播矩陣
FOLLOW US
蘇州工業園區東方華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電話:0512-68295918
郵箱:info@ccahouse.org
網址:https://www.ccahouse.org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水坊路36號姑蘇會平江館心臟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