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內地的兒童要打2針“麻腮風疫苗”(即“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聯合疫苗)——在8月齡和18月齡分別1針。
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兒童在5歲或6歲時還要再打1針,即一共3針。
作為幾乎每個孩子接觸到的第一個“注射類減毒活疫苗”,不少家長認為麻腮風疫苗是“苗王”(不良反應大、發生率高),一直推遲接種、甚至不敢讓孩子接種。
不過,我已經在之前 中明確辟謠,這是不對的哈,沒有這回事哈,不應該這么做!
在說明書中,麻腮風疫苗的常見不良反應包括:
(1)常見(≥10%):
①24小時內出現接種部位疼痛,一般3天內自行消失;
②1-2周以內出現一過性發熱,大多數為輕度,少數為中度發熱或發熱48小時;
③接種后12天內可能出現輕微皮疹,一般2天內自行消失,必要時對癥治療。
(2)罕見(0.01%-0.1%):
重度發熱(超過39度)。
(3)極罕見(小于1/1萬,一般在十幾萬到幾十萬分之一):
①過敏性皮疹:接種后72小時內出現蕁麻疹,可及時就診,進行抗過敏治療。
②過敏性休克:接種后1小時內(多數為半小時內)發生。應及時注射腎上腺素等搶救措施。
③過敏性紫癜:應及時就診,用皮質固醇類藥物給與抗過敏治療。
④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⑤成人可能發生關節炎、關節 疼痛、腫脹。
此外,多數疫苗的不良反應出現在接種后3天內(絕大多數為接種后24小時內)。但打完麻腮風疫苗7-14天后,可能出現下述癥狀:
(1)出現持續1-3天的出疹;
(2)出現持續1-2的發熱,可超過39℃;
(3)無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癥狀。
這依然是疫苗不良反應,不是感染麻疹病毒,依然是暫時的、一過性的,通常不需要特殊處理,請放心。
那么,打完麻腮風疫苗后出現了發熱、皮疹等不良反應,怎么辦呢?
其實很簡單:和所有疫苗一樣,該怎么辦,就怎么辦:
絕大多數情況下,什么都不用做,都會自行消退。
如果孩子因發熱而不舒服、精神不振,可以按說明書使用成分單一、安全的退燒藥(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不影響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如果癥狀持續3天還未自行消退,或又出現了其他癥狀,建議及時就醫,對癥治療(不排除要抗過敏治療)。
除了上面說的“極罕見”不良反應外,打完任何疫苗后,出現的發熱、出疹、硬結、煩躁、哭鬧、胃口差、嗜睡或者不睡、接種部位的紅腫熱痛……都會自行消退,不用特別擔心。
最后友情提醒:
1. 孩子打麻腮風疫苗或同時打“麻腮風+乙腦”疫苗,不會“更容易”發生不良反應,也不會“加重”不良反應;
2. 打完后,如果發生了不良反應,理性對待,科學處理,沒有什么健康損害;
3. 真正損害孩子健康的,是 因為推遲打疫苗而導致的感染。
4. 疫苗不良反應和感染疾病的嚴重程度相比,可以忽略不計。 無故推遲接種疫苗,是把孩子人為暴露于無保護的狀態中,大大增加了感染風險和讓自己后悔的機會。
歡迎來到醫食參考新媒體矩陣
2023年疫苗接種攻略
陽過了,該怎么打疫苗?最全接種指導手冊來了
撰寫| 包包聊疫苗
校稿| Gddra編審| Hide / Blue sea
編輯 設計| Alic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