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各位廣州“電雞”人出門有沒有更加小心謹慎?
皆因從3月12日開始,廣州交警開展電動自行車重點違法行為整治行動,嚴查“電雞”涉牌、非法改裝、不戴頭盔、闖紅燈、闖限行等交通違法行為。
其中,車牌遮擋就是一大查處“重災區”,眾多“電雞人”各出奇招,用五花八門的方式遮擋、破壞號牌,試圖逃過電子監控抓拍……
01
遮牌行為大賞
走在廣州的馬路上,你會發現很多電動自行車車主,在遮牌這件事上都使出了渾身解數。
首先,物理遮擋十分常見。
寫著吉祥話的飄帶和各式的口罩成為眾多“電雞”的“標配”。有網友調侃,若被交警抓到,就說只是掛個裝飾求個平平安安。
▲圖源網絡
還有圍巾、貼紙、環保袋、塑料袋、公仔、布帶、U形鎖、頭盔……
▲圖源網絡
有的車主選擇貼紙時也頗有一番“心思”,貼上“請注意你已進行監控區域”的提示,令后方的“電雞人”都倍感貼心。
▲圖源網絡
有的車主甚至就地取材,撿起地上一片大樹葉就用于遮擋。
▲圖源網絡
有的車主擔心一層遮擋不夠,給號牌裹上兩層,用飄帶遮住數字,接著在上面裝一個皮箱遮得嚴嚴實實,這就是所謂的“雙重”保障嗎?
▲圖源網絡
除此之外,偽造號牌更是“神不知鬼不覺”。
▲圖源網絡
不過,有的車主懸掛的假牌“靚號”太過于顯眼,就適得其反,交警叔叔經過都要多看幾眼。
▲圖源網絡
再者,還有車主使出錯位懸掛大法。
有駕駛者將車牌懸掛在車頭或者側面,被交警發現后,有車主聲稱“車尾損壞”,有車主坦言“因為別人告訴我號牌掛在后面容易被罰”。
▲圖源網絡
遮擋號牌情況普遍,有網友擔心,這會引發更多交通安全問題。比如出了事故后,有的電動自行車車主覺得遮住了號牌,就可以“一走了之”逃避賠償,受害者追責困難。
比如有市民向媒體反映,有一次被被一臺遮擋了號牌的外賣車輛擦碰,導致自己的“電雞”嚴重損壞,至今沒找到對方車主。
還有網友認為:“遵紀守法的人通常不會遮擋號牌,反而遮擋號牌的人往往會存在違法行為。這樣遮了牌的駕駛者是否會更加肆無忌憚,更容易引發事故?”
02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
盡管“電雞”車主們使出了各種遮擋牌照的辦法,但有網友現身說法,表示遮了牌卻依然收到了罰款短信。
▲網友觀點
對此,廣州交警表示,目前的抓拍設備是能自動識別車牌信息的,“即使車主對號牌進行遮擋,也不影響抓拍設備對號牌的識別。減少被抓拍次數及處罰的辦法,應該是按規定安全行車,而不是調整車牌位置躲避拍攝。”
有網友也分享,自己拆解過電動自行車車牌,發現里面夾著一小塊芯片。
▲圖源網絡
目前,全市的電動自行車抓拍點使用了RFID號牌自動識別設備,通過射頻和視頻兩種抓拍數據相結合以取證。
電動自行車里的芯片,實際上就是一個很小的射頻裝置。行駛時,芯片將存儲的車輛信息以射頻信號的形式反饋給識別設備,這種識別方式不依賴于視頻和圖像識別,即使車輛的物理車牌被遮擋、污損或變造,識別系統仍能準確識別車輛身份。
廣州交警現時設置了165個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行為抓拍取證點,根據《廣州市電動自行車管理規定》規定,遮擋號牌的電動自行車將面臨警告或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圖源網絡
不過,“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很多“電雞”車主又另覓新空子。
網絡上出現了各種破壞“芯片”功能的辦法。有網友表示,用100度開水浸泡能使車牌芯片失效;有網友嘗試用微波爐加熱,將芯片損壞;還有網友分享用強光手電筒照出芯片輪廓,再從背面把芯片挖出來……
▲網友觀點
最近的嚴查期間,還有不少網友分享自己的車牌被盜。
▲網友觀點
懷疑是小偷盜取后套到自己的電動自行車上,以躲避罰款。
03
“電雞”應按機動車管理
“電雞人”遮擋車牌、破壞車牌的情況屢見不鮮,反觀汽車駕駛者對待車牌卻往往小心謹慎……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故意遮擋汽車車牌的行為通常面臨一次性記9分或12分,并處200元至250元罰款。而電動自行車遮擋號牌的處罰則較輕,以采取50元罰款的方式為主,違規三次以上有可能會被扣留車輛,但未涉及扣分制度。
▲圖源網絡
有網友指出,機動車遮擋號牌面臨的是頂格處罰,扣分直接影響駕駛資格,車主為避免扣滿12分需重新學習考試,違法成本高。而電動自行車違法成本較低,車主易存“罰款可承受,違法收益高”的僥幸心理,因此對其處罰,也應該提高到能夠有足夠威懾力的程度。
還有網友建議,電動自行車同樣應該實行扣分制度,同時要求駕駛者需要考取駕駛執照,并將駕駛執照、車牌、年檢等項目進行綁定。例如,遮擋號牌一次扣6分,累計12分扣滿后需參加交通安全學習或暫扣車輛。
▲圖源網絡
除此之外,汽車查處有賴于鋪天蓋地的電子攝像頭,而目前廣州雖已啟用近300套抓拍設備,但覆蓋范圍有限,部分區域只靠交警突擊查處,執法效率顯得相對滯后。這也使得部分“電雞人”以為車牌遮擋的方法有效,繼續無拘束地駕駛。因此,針對電動自行車,增設電子監控設備也不失為好方法。
▲圖源網絡
另外,亦有網友坦然“有頭發誰想做癩痢”,由于廣州市中心的機動車道狹窄、常被占道的情況極其突出,廣州580萬輛電動自行車的龐大基數與路權分配不足,如機非混行車道試點僅15條,加劇了違法沖動。特別是外賣、快遞從業人員,為趕時間選擇遮擋號牌逃避抓拍。優化路權分配與設施建設迫在眉睫。
可以說,小小的一塊車牌,反映的正是廣州“電雞圍城”的管理之困。
各位自己友,
你還見過哪些車牌遮擋或者破壞大法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羊記精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