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法海不懂愛,但你知道他的家族,出了59位宰相59位將軍嗎?
白蛇傳說,是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白蛇傳說中有一個棒打鴛鴦的和尚法海,法海是金山寺主持,思想迂腐,總認為天下所有的妖都要收拾干凈。而人們對于法海的印象,也基本上都來源于影視劇里,拆散有情人的壞人形象。
那么歷史上真的有法海這個人嗎,答案是有,而且是一位真正的唐代高僧,俗名裴文德。一聽“裴”這個姓氏,好像不是大姓,也不是很常見,但你可能不知道,裴氏家族興盛了800年,出了59位宰相,59位將軍!
2000多年前,漢武帝劉徹北征匈奴,途經左邑桐鄉時,聞聽大敗南越的消息,漢武帝大喜,于是把桐鄉改名為聞喜,所以裴氏家族也叫聞喜裴氏。
裴氏在戰國時期就是三晉望族,自秦漢時期歷六朝而盛,隋唐時期達到頂峰,到了五代時期漸漸走了下坡路。
在這段歷史時期,聞喜裴氏出了太多名傳后世的人才,我們來看一組數字就知道了:
在正史上有列傳的有600余人;七品以上的官員3000多人;其中先后出現過宰相59人,將軍59人;尚書55人,侍郎44人;被封公爵的有89人,侯爵33人;還有出過3個皇后。裴氏宗祠所在地,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禮元鎮裴柏村,也因此被稱為“宰相村”。
在各個學術領域中,也有裴氏族人大放異彩。有史學家、地圖學家、小說家、法律學家、外交家等等。裴氏家族如此大的成就,不僅僅是在中國歷史上,就算在世界歷史上也是極為罕見。
西晉時期有瑯琊八王,說的是瑯琊王氏家族的人才,沒錯,就是書圣王羲之的家族。裴氏家族也有“聞喜八裴”與之齊名,地圖學家裴秀就是其中一個。他為地圖學的發展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被譽為“中國制圖學之父”。
南北朝時期有“史學三裴”,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其兒子裴骃為《史記》作注;曾孫裴子野撰寫編年體《宋略》20卷,都影響非凡。也不知道中間還有個孫子哪去了?
隋代法律學家裴政,率人制定隋朝新律《開皇律》,為后世立法奠定了規范格式。唐代小說家裴铏,首先提出“傳奇”這個專有名詞,后來發展成了新興的小說文體。
裴氏家族出了59位宰相,其中唐朝時宰相最多,都要被裴氏家族包圓了。唐朝開國元勛裴寂,助李淵起兵建立李唐王朝,此后裴氏家族更是有近二十個人出任唐朝宰相。
法海的父親就是唐朝名相裴休。還有裴度更是四朝宰相,輔佐唐憲宗開創“元和中興”,可與唐太宗李世民的宰相魏征相提并論。白居易、劉禹錫詩文中都曾盛贊裴度。
將軍59位,多在隋唐之前,有西魏和北周名將裴果、南梁名將裴邃、南齊名將裴叔業等等。裴氏在分為三支,分居河東、燕京、西涼等地,但追蹤溯源,都出自聞喜之裴氏,所以有“天下無二裴”之說。
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的鞠婧祎版《新白娘子傳奇》中,法海的扮演者也是姓裴,叫裴子添。這個也算巧了,不知道裴子添是不是也是聞喜裴氏后代呢?
關于裴氏家族為什么能興盛這么久的原因,清初思想家顧炎武曾總結過,那就是聯姻、世襲和自強不息。前兩點,是世家想強盛的最常用手段,所以毫無疑問,最后一點是最重要的。也與裴氏家風的主要特征,“重教守訓,崇文尚武,德業并舉,廉潔自律”分不開。
可惜這個家族在唐朝滅亡后逐漸走了下坡路。而如今的“宰相村”,至今保留著重視教育的傳統。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