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是一塊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的土地。在這片紅色大地,燕趙兒女憑借大義凜然的革命氣節與熾熱的愛國情懷,譜寫了眾多感人至深的英雄贊歌。《開國大典》《地道戰》《小兵張嘎》等佳作,生動展現河北革命斗爭歷史,于紅色電影領域占據重要地位,成為革命傳統與理想信念教育的珍貴 “資源庫” 。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80 周年,“紅色河北” 新媒體平臺推出 “紅色電影里的河北” 系列專題。讓我們緊跟紅色經典電影步伐,打卡河北紅色圣地,追尋紅色印記,感悟革命精神。
“為了新中國,前進!”電影《董存瑞》中,為了爭取時間,減少戰友傷亡,保證戰斗勝利,董存瑞用手托起炸藥包,高喊著這句話,毅然拉開了導火線,舍身炸掉了碉堡。該片講述了董存瑞從見習小八路開始,經歷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槍火洗禮,逐漸由魯莽、沖動的孩子蛻變成為真正的革命戰士的成長歷程。為紀念全國著名戰斗英雄董存瑞烈士,河北省隆化縣修建了董存瑞烈士陵園,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汲取力量,奮勇前行。今天讓我們一起打卡董存瑞烈士陵園,感悟《董存瑞》中詮釋的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
董存瑞烈士陵園
董存瑞烈士陵園位于河北省隆化縣,園內有紀念牌樓、烈士紀念碑、董存瑞烈士塑像、烈士墓、紀念館、題詞碑廊等13項主體建筑,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4A級旅游景區和國家級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占地9.16萬平方米,是全國以烈士名字命名的陵園中占地面積最大的。
董存瑞烈士陵園始終秉承“褒揚革命先烈、教育激勵后人、傳承存瑞精神、維護紀念設施”的宗旨,現年接待參謁者近36萬人次,建園以來共接待參謁者1400萬余人次,已成為廣大群眾培育愛國情感、民族精神的重要陣地,青少年學習革命傳統、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課堂。
打卡地推薦
打卡地之一:董存瑞烈士塑像
董存瑞烈士塑像于1998年第二次修建,銅像由河北師范大學講師于渙新雕塑,用仿青銅鑄成,高4.1米,重2噸。董存瑞烈士的銅像,佇立在蒼松翠柏之間,英姿勃發,氣壯山河,激勵著人們繼往開來,勇往直前。
打卡地之二:紀念牌樓
這座牌樓為了弘揚董存瑞烈士的崇高精神而修建,始建于1961年。高7.5米,是仿明清式的紀念牌樓,中間藍色小池內“死難烈士萬歲”引用了毛澤東主席的題詞。
打卡地之三:董存瑞紀念館
董存瑞紀念館于2008年第三次修建,建筑面積為2300平方米,其建筑效果為了兼顧陵園內其他不同時期、不同民族風格的建筑,重點體現出漢唐時期的建筑風格,為一層框架結構,仿古式建筑。館內共有8個展廳,通過5大部分的內容和聲、光、電、投影技術的配合,生動地講述了董存瑞光輝的一生,新館匾額采用中共中央原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題寫的館名。
打卡地之四:董存瑞烈士紀念碑
董存瑞烈士紀念碑于1987年第二次擴建,占地為440平方米,碑座用黑花白地花崗巖鋪地,碑體用粉紅色的花崗巖砌成,寓意著用英雄的鮮血所染成的豐碑,碑頂部鑲嵌直徑為0.6米的五角星,紀念碑總高19米,象征著英雄十九歲的閃光年華,碑中心漢白玉上鐫刻的是朱德元帥1957年5月29日為董存瑞烈士題詞“舍身為國,永垂不朽”,這八個大字高度的概況了董存瑞光輝而短暫的一生。
轉載請注明來源紅色河北。
投稿請發送至郵箱hshbxczx@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