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份,前任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宣布辭職,表示會在新黨首選出來后就卸任。其實縱觀特魯多的政治生涯,他初入政壇之時,也是有著不錯的支持率,因此才得以連任三屆總理職位,并且帶領所在的自由黨從低谷走出,重回執政黨寶座。
只是與此同時,他在三任任期里的支持率卻是在逐漸下降,而且其采取的一些政策,還導致加拿大受到了不小的影響。例如在特魯多的第二任期內,因為孟晚舟事件,與我國的關系惡化,從而使加拿大企業遭受損失。
在他的最后一任任期內,更是作為美國忠心的“小弟”,緊跟美國步調,在未經調查的情況下,直接對我國電動汽車征收100%的關稅。加拿大的這一行為,政治色彩相當濃厚,其出發點根本不是基于真實情況,而是出于對其他因素的考量。
只可惜當時的特魯多估計怎么也沒有想到,關稅這把回旋鏢,最后還是會扎回自己身上。特朗普上位后,加拿大這位“老鄰居”就首當其沖得到了特朗普的“特別關照”。
這位再上任的美國總統先是聲稱要將加拿大并入美國的領土之中,成為美國的“第51州”,讓特魯多擔任州長一職。后又要對其征收25%的關稅,原因則無外乎非法移民和毒品問題。
面對這位總統拋出來的一連串大招,特魯多顯然有些招架不住,對于特朗普聲稱要加拿大并入美國的挑釁,他卻回應這是在開玩笑。這種態度被加拿大人民認為是太過軟弱,引起了較多的不滿。
而美國對于關稅政策的隨意變動,也是讓加拿大吃了不少苦頭。原本2月特朗普就宣稱要征收關稅,結果剛說完就變卦,表示可以延緩一個月。但其實說白了,就是想利用關稅做籌碼,讓加拿大在移民和毒品兩大問題上出力。
加拿大也確實如美國所愿,采取了措施,結果特朗普又故技重施。此時加拿大也看明白了局勢,于是宣布同樣要對美國的商品征收關稅。
可他所要面對的關稅,還不僅僅是來自美國。去年其罔顧事實,對我國電車以及其他商品加征關稅之后,我國也迅速發起了反歧視調查。
今年3月8日,我國根據調查結果采取了相應的措施。要對原產于加拿大的菜子油、豌豆、水產品等分別征收100% 和25%的關稅。
要知道,我國和美國可都是加拿大重要的貿易伙伴,結果特魯多為了向美國示好,做出的一系列舉措導致與我國的關系不斷惡化,另一邊特朗普上臺后,又一直奉行美國利益優先,將加拿大視為可以犧牲的選擇。
可以說是兩邊不討好,最終自己也因為支持率不再,黯然退出了政壇。
3月9日,加拿大自由黨選出新黨首馬克·卡尼,幾天后,他正式就職加拿大總理的職位,開啟了自己的執政生涯。
相比特魯多對待美國的態度,卡尼顯然表現的要強硬的多。他在上任后就表示,特朗普必須停止對加拿大“不尊重”的言論,也表示加拿大絕不會成為美國的一部分。
但事實上,說出這些話的卡尼,自身的政治經驗其實并不豐富。他曾經擔任過加拿大和英國兩國央行的行長,還是英國央行多年歷史中的第一位外國行長。而要說他踏上政治道路的開始,應該是自2020年離開英國央行后,被特魯多任命為疫情應對顧問。
除此之外,這位新總理上任后還打破慣例,首選訪問的國家并不是美國,而是選擇了歐洲的法國和英國。
毫無疑問,卡尼之所以選擇這樣做,無疑是為了應對特朗普所帶來的關稅威脅,想要盡可能的減少自身對美國的經濟依賴。畢竟,即便目前的加拿大已經對美國的商品征收了關稅,但是礙于自身的經濟規模,對美國所造成的影響還是有限的。
因此卡尼想要與歐盟進行合作,共同對抗來自美國的威脅。而對于這位新上任的加拿大總理,我國表示了祝賀,同時也希望對方今后能采取積極務實的對華政策,與我國相向而行。
因為特魯多的一系列政策,導致加中關系緊張,希望新總理的上任,能夠帶來一些好的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