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次列車已開始檢票,目標已鎖定!”清晨7時20分,平潭動車站進站口,司法警察大隊隊長鄭飛緊盯執勤終端,隨著一聲“行動!”,三名佩戴執法記錄儀的司法警察呈戰術隊形包抄正在檢票的被執行人,并迅速完成身份核驗,將其帶離。這場由法官精準研判、法警雷霆出擊的執行行動,讓隱匿多時的被執行人張某措手不及。
2023年,張某承包某工地項目時雇傭李某從事施工。工程結束后,張某以“資金周轉困難”為由拖欠勞務費6000元。后被李某起訴至法院,經法院判決后,張某仍拒不履行,甚至更換手機號碼、長期隱匿行蹤。2024年,案件進入執行程序,但張某名下無財產可供執行,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這筆錢是我一塊磚一塊磚搬出來……”面對執行法官的回訪,年近七旬的李某顫顫巍巍地說。李某的無助焦灼,讓執行局干警暗下決心:必須啃下這塊“硬骨頭”!
執行法官林孟斯針對張某承包工程的工作性質,猜測其應有乘坐動車的需求,便依托“法院+鐵路公安”的聯動機制,將張某的信息推送給鐵路公安,利用鐵路公安技術優勢,獲取到張某將于周六上午乘坐D3**次列車前往福州的信息。于是執行干警和法警紛紛放棄周六休息的時間,早早到動車站蹲守,并成功將張某拘傳至法院。
調解室內,執警組合再次上演“紅白臉”策略,法官從法理、情理角度敦促被執行人主動履行,面對被執行人的各種拖延耍賴,法官當即宣布將對其進行司法拘留,法警則當場聯系拘留所作拘留準備,在司法拘留的威懾下,張某的心理防線逐漸崩塌。經過3小時拉鋸戰,張某家屬帶著6000元現金趕到法院,法官現場制作和解協議,法警全程錄音錄像,最終促成勞務工資全額兌現。
林孟斯感慨道:“現在每次執行行動,司法警察都會提前做風險評估、制定處突預案,我們法官更有底氣了!”
“現在我們參與案件研判會,能提前預判執行行動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緊急情況,針對性攜帶約束毯、執法盾牌等裝備,實現了2024年全年執行行動零事故。”鄭飛如是說道。
這種法官從法律層面“畫靶”,法警從技術層面“射靶”的配合讓失信被執行人無所遁形。平潭法院將進一步縱深推進“執行警務化”工作,精準打擊逃避執行、拒不履行判決、裁定的被執行人,扎實高效辦理好每一件執行案件,努力回應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新要求和新期待。
供稿:林丹娜、李志偉
編輯:王夢露
審核:郭劍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