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向東在主題發言中回憶,2009年剛收購珍酒時,酒廠生產能力還很薄弱。但珍酒僅僅用了10年時間,就實現了萬噸產能;2022年,珍酒產能突破3.5萬噸;2023年,產能達到4萬噸,2024年下沙季投產4.4萬噸。這也讓珍酒穩居貴州醬酒產能前三,與茅臺、習酒一起,各自成為仁懷、習水、匯川三大產區的扛旗者,以“黃金三角”勾勒出世界級白酒產業集群的基本輪廓。
值得一提的是,茅臺和習酒從產能突破萬噸到超過3.5萬噸,分別用了9年和6年,而珍酒僅用了2年,彰顯了珍酒厚積薄發的勢能。
(珍酒石子鋪廠區)
截至目前,珍酒優質基酒儲量已達到10萬噸。對白酒生產企業來說,優質產能是實現高品質的重要保障,也是名優酒企持續增長的關鍵要素。珍酒產能與儲量的躍升,可以說是醬酒行業集中化趨勢的體現。
《酒業財經》認為,在消費升級與存量競爭并行的背景下,貴州珍酒產能和品牌勢能的提升,或將影響未來十年醬香賽道的格局走向。
大會上,吳向東用一組對比數據,直觀地反映了珍酒改制以來的巨大變化:從2009年到2024年,珍酒累計投資120億元,實現了廠區面積增長11倍,釀酒能力增長22倍,員工人數增長40倍,銷售收入增長300倍,上繳稅金增長340倍,利稅增長430倍。經過15年的發展,珍酒已成長為貴州最大民營酒企,樹立了民營企業的發展標桿,為更多中小型白酒企業發展提供了路徑參考。
“珍酒不僅見證了貴州白酒產業的崛起,更成為中國白酒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典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表示,歷經半個世紀的光輝歷程,珍酒已躋身中國醬香型白酒的領軍品牌。
(珍酒趙家溝生態釀酒基地)
與此同時,2023至2024年,以珍酒為核心企業和旗艦品牌的珍酒李渡集團連續兩年獲萬得ESG“AA”評級。作為白酒行業內ESG評級最高企業,珍酒以企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并通過一系列節能減排成效,回應了“雙碳目標下傳統產業轉型”的行業命題。
吳向東透露,珍酒現在有2000多家合作伙伴。在行業普遍遭遇渠道庫存壓力時,珍酒堅持“越是困難的時候,我們更需要和經銷商緊密團結在一起”,并通過“BC一體化”,實現渠道效率的全面提升。
在B端,珍酒以珍酒事業部和珍三十事業部深耕傳統渠道,同時通過高檔酒事業部拓展異業合作,構建了高質量、多元化的渠道網絡。這種雙渠道布局不僅有效緩解了庫存壓力,還增強了經銷商的信心與粘性。
(國之珍宴)
在C端,珍酒全面升級打造“圣地之旅”回廠游和“國之珍宴”品鑒會,樹立了高端白酒體驗式營銷標桿。過去一年,“國之珍宴”已舉辦150場,“圣地之旅”接待超5萬人。
同時,珍酒耗時6年打造集美酒之旅、溫泉之旅、紅色之旅、世界遺產之旅于一體的珍酒莊園,擬在明年對外開放,屆時將成為中國酒旅融合新高地。
珍酒的“BC一體化”創新,打破了傳統白酒行業依賴政務、商務場景的局限,通過酒旅融合、酒文融合,讓消費者深度感知品牌文化,打開了深入消費者心智的新通道,實現了從渠道端到消費端的無縫鏈接,為行業提供了渠道改革的創新樣本。
吳向東在珍酒50周年慶典活動主題發言中表示,珍酒50年是一部創業史、奮進史、發展史,并提出向世界一流釀酒企業邁進目標。圍繞世界一流目標,他用一流產品、一流團隊、一流體驗等“十二個一流”,構筑起全維度的奮進圖譜。
這一圖譜體系突破了傳統的“產能為王”,聚焦品質、體驗、團隊等核心維度,形成了“品質筑基-創新表達-價值升維”的閉環邏輯。
以一流產品為例,珍酒依托匯川產區的“六度”(緯度、高度、溫度、濕度、濃度、風度)優勢,以及對產品品質的極致追求,全力釀造“一瓶有靈魂的好酒”。
可以看到,貴州珍酒的“十二個一流”,本質是以品質為根,以創新為翼,以責任為魂的現代企業進化論。
在這個“強者恒強”的新周期里,珍酒用數據證明,傳統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絕非口號,而是一道可量化、可拆解、可復制的數學題。《酒業財經》認為,其解題思路,或將成為中國白酒穿越周期迷霧的航標。
PREVIOUS REVIEW
國臺國標:3·15大IP下的行業破局者與價值引領者
郎酒紅運郎:稀缺價值引領超高端白酒新征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