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行業幾乎99%都是有貓膩的。”
這是央視3·15晚會曝光家庭維修行業亂象,被著重點名的頭部平臺啄木鳥創始人王國偉,曾在采訪中說過的一句話。
據啄木鳥招股書引用的數據顯示,按2023年的總交易額24.8億元計算,啄木鳥占中國線上家庭維修行業2.4%的市場份額,是最大的家庭維修平臺。
99%都有貓膩,而自己一手創建的平臺卻占據2.4%的份額,這無疑于變相承認自家啄木鳥平臺套路深,是行業貓膩的代表。
而啄木鳥這家公司呢,還有一首司歌這樣唱到:“我們像啄木鳥一樣從容,客戶第一牢記心中,誠信守諾才會成功,有尊嚴的掙錢讓我們昂首挺胸”。
現在再看這歌詞,諷刺性那是絕對拉滿了。從3·15晚會曝光的問題來看,客戶第一、誠信守諾以及有尊嚴的掙錢,啄木鳥是一樣沒兌現,真正兌現的可能只有昂首挺胸了。
01
啄木鳥啄了消費者,成了“維修刺客”!
在線上叫過上門維修的朋友,一定對啄木鳥不會感到陌生。
啄木鳥上找的維修師傅確實手藝不錯,很專業,但就是突出一個貴字。
前兩年公司曾經修過一次門,其實問題不大,就是時間久了有點變形,開關時會摩擦地面。
只要把螺絲擰開重新校正再上一遍就可以了,奈何自己沒有專業工具,也不敢隨便拆。
當時叫來啄木鳥的師傅,一問報價居然要300多元,實在有點太貴了。
抱著能便宜一點是一點的心態就和師傅砍了家,師傅倒也爽快,表示和平臺溝通下。
最終在師傅和平臺的“斡旋”下,以180元的價格成交。門還是修好了,可心中卻充滿感慨。
只是簡單上個螺絲就要300多,講完價也要收180元,可見啄木鳥維修的利潤有多大。
不過,上門維修這種事情,只要能修好,大部分消費者也是咬咬人忍了。畢竟以前缺少專業平臺加持的上門維修行業,維修要么找一些野廣告,要么靠朋友推薦,想找一個靠譜點的師傅確實很麻煩。
可誰能想到,啄木鳥還是被3·15曝光了,這一曝光把整個行業的貓膩都置于到了陽光之下。
在央視的暗訪視頻中,啄木鳥的師傅們只打開水龍頭就收費100元,更換成本僅20元的點火器收費250元;
維修師傅在平臺授意下,將成本91元的塑料電機報價659元,甚至對未損壞的洗衣機謊稱“主板故障”收取高額費用。
維修師傅甚至還會和平臺一起演“雙簧”,要么虛構故障,額外收取維修費用。要么先報低價吸引下單,再現場忍痛割肉,幫顧客“討價還價”,實際上優惠后的維修費用依然高得驚人。
啄木鳥維修宰客事件曝光后,#啄木鳥維修刺客#相關的話題閱讀量很快突破3億,由此可見大家忍啄木鳥久矣。
消費者集體控訴:“疏通管道收費2000元”、“換顆螺絲收70元”。
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啄木鳥的投訴量一下子飆升至6000余條,平臺承諾的“48小時響應”機制形同虛設。有媒體更是痛批:“這不是偶發事件,而是系統性欺詐”。
面對央視3·15晚會的重錘,啄木鳥平臺的反應卻意外的誠懇。在最新的回應里,啄木鳥平臺表示已經放棄公關,不會再為宰客事件找理由。
然而這看似誠懇的表態,更像是面對鐵一般的事實,已無法狡辯推卸責任的無力。畢竟高抽傭和離譜定價沒得洗,還有暗訪視頻擺在那里。
套路被拆穿,靠著高價維修賺得盆滿缽滿的啄木鳥可謂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重慶市市場監管局連夜突擊檢查啄木鳥機房,啟動立案調查。
此前兩次沖擊港交所失敗的啄木鳥,估值也從17億元暴跌至不足5億元。這場信任危機直接導致平臺日均訂單量腰斬,26,968名活躍工程師中近三成選擇離職。
而自成立以來,啄木鳥獲得了姚勁波的58同城、雷軍的順為資本、小米、神騏資本、兩江資本、金牌櫥柜等多家VC和產業投資方的投資,累計金額超6億元。
這次風波無疑為資本的后續投資帶來了很多不確定因素。
02
王國偉創業史:屠龍少年終成惡龍!
這場曝光如同一顆深水炸彈,炸出了家庭維修行業的系統性亂象,也讓創始人王國偉從“草根逆襲典范”淪為“資本的貪婪代言人”。
更諷刺的是,這位曾痛斥“行業99%有貓膩”的維修工,如今卻親手將公司打造成“貓膩集散地”。
啄木鳥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如果細細了解創始人王國偉的創業發家史,也許會找到答案。
1994年,19歲的重慶少年王國偉還在廣州三元里的海鮮娛樂城拖地洗碗,當時月薪300元的他聽聞冷氣機維修師傅月入2萬后,毅然扔掉抹布回成都拜師學藝。
白天拆裝零件,晚上睡維修店地板,靠著菜市場發傳單的笨辦法,他逐漸積累起第一批客戶。
2004年,他將成功模式復制到全國,創立連鎖維修公司,親自上門修冰箱、住20元招待所,也許當時他的志向還是終結行業水平參差不齊、亂收費的亂象。
2014年,王國偉與妹妹及媒體人朱紅坤創立啄木鳥平臺,喊出“明碼標價,讓維修像點外賣一樣透明”的口號。
他主導開發了一款維修計價器,用戶只需要輸入故障現象便可獲得清晰透明的報價,這一度成為了行業標桿。
很快,資本便聞風而動,雷軍、姚勁波等大佬領銜投行4輪注資超4億元,平臺迅速覆蓋300個城市、10萬工程師,年營收突破10億。
啄木鳥逐漸成為“維修刺客”的轉折點出現在2024年。
在首次IPO失敗后,為滿足資本對業績的渴求,啄木鳥開始將部分抽傭比例從40%調整至至60%,維修師傅到手不足四成。
這就好比你給老板打工,以前可以拿4000,現在卻只能拿3000。老板告訴你,想賺得多,其實也不用多干。配合我給用戶整點套路、提高價格就可以了。
因此,這些維修師傅在養家糊口的高壓之下,只能配合平臺玩起了套路游戲。
《宰客話術手冊》成為工程師必修課,“把生銹螺絲說成主板損壞”、“舊零件回收二次銷售”等欺騙消費者的行為成了家常便飯。
啄木鳥的招股書顯示:其毛利率常年超80%,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很明顯,如此高的毛利率正是得益于維修差價。
啄木鳥的商業模式本質是“平臺抽傭+差價收割”的雙重吸血。這種不宰客就虧本的畸形生態,最終將維修師傅逼成了“維修刺客”。
為沖擊IPO,平臺不惜飲鴆止渴。降低維修師準入門檻(培訓三天即可上崗)、默許無證承接高空作業、研發算法優先推送高收費項目。
2024年啄木鳥的銷售及營銷開支飆升至2.99億元,占營收48%,而研發投入僅0.3億元。這種重營銷輕服務的策略,讓啄木鳥淪為58同城式套路的翻版。
王國偉并非不知情。早年睡地板、痛恨偷換零件的他,曾親自制定《維修誠信十誡》。但面對資本的對賭壓力,他最終忘記了初心選擇了妥協。
他將維修計價器從價格標尺變成了宰客工具;把標榜“客戶第一”的司歌變成了諷刺樂章。
如今擺在啄木鳥面前的,只有一條救贖之路。從“維修刺客”真正回歸“改變行業亂象”的初心,才能挽回消費者們的信任。
只能說,恰恰是因為曾奮斗在維修一線,才深知這個行業的水深,屠龍少年也最終成了惡龍!
啄木鳥不啄樹干里的蟲子開始啄人,也進一步揭示了互聯網服務平臺的三大悖論:
一是規模崇拜陷阱:盲目追求GMV和市占率,讓“做大”凌駕于“做好”之上;
二是資本異化效應:對賭協議和上市壓力扭曲企業價值觀,將用戶變成財報上的數字;
三是監管滯后困局:家庭維修等O2O服務領域缺乏強制性標準,讓平臺在灰色地帶野蠻生長。
如今,王國偉正站在創業以來最大的十字路口中。真的希望那個曾在菜市場發傳單的維修工,能重拾扳手與螺絲刀里的工匠初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