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飛速發展,有的車企在搞增程方案,有車企在搞換電站方案,國內車企都希望通過自己的方案顛覆汽車行業,從而取代燃油車在市場上的地位。
但無論是增程還是換電站方案,都存在一些問題,增程實際上依然需要加油,而換電站并非像充電站和加油站那樣隨處可見。
所以電車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充電的效率問題,充電效率依然是電車發展道路上的最大瓶頸。
只要充電效率沒有提升上去,實現像加油一樣幾分鐘即可完成的速度,就依然難以徹底取代燃油車的市場地位。
傳統燃油車現在最大的優勢,無疑就是在加油時不需要像汽車充電那樣長時間的等待,車子開進加油站到加滿一箱油,只需要短短幾分鐘即可開走。
而一輛新能源汽車想要將電池充至80%,即便是第一梯隊超級快充樁仍需要20分鐘左右。
因此用戶將車開進充電站,就需要浪費至少半個小時,所以這也是有車企搞換電站的原因。
新能源汽車開進換電站,確實只需要幾分鐘就能完全搞定,理論上這樣的方案可以取代加油站,新能源汽車的最大短板也將不復存在。
但換電站的投入規模、建設成本是極其巨大的,目前在做換電站的一家車企,虧損金額仍在持續擴大,7年來虧了超過800億元。
所以無論是增程方案還是換電方案,這些其實都只是新能源汽車在發展階段的產生的不同理念罷了。
如今來看,真正能夠突破電車“瓶頸”,讓新能源汽車像燃油車一樣快速補能的方案,最終還是要靠超級快充實現。
以前第一梯隊的超充樁,將電池充至80%的需要至少20分鐘左右,這是一些用戶等不起的時間,導致了很多用戶在購車時,依然會考慮購買燃油車。
但現在這種技術難題已經得到解決了,因為比亞迪的超級e平臺新技術發布,再次顛覆了整個行業。
在3月17日晚上,比亞迪突然發布了全球量產最大充電功率“兆瓦閃充”,達到了1000kW,實現充電和加油時間一樣短,堪稱純電時代技術新標桿。
比亞迪的這個兆瓦閃充究竟有多快?
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比亞迪漢L的充電實測中,可以實現1秒充2公里的速度,只需要5分鐘就能將續航提升至407公里。
過去燃油車開進加油站,加滿一箱油幾分鐘就能讓續航里程提升500公里。
而現在比亞迪新技術發布,同樣也只需要幾分鐘,就能達到相近的里程,實現了油電同速。
比亞迪超充新技術發布后,換電模式基本上就沒存在必要了,因為換電的速度可能還沒有比亞迪充電速度快。
增程方案也沒存在的必要了,以前就是擔心充電慢,才選擇需要加油的增程車,而現在充電跟加油已經一樣快了。
當然更受傷的無疑是燃油車,因為燃油車雖然哪方面都落伍,但前幾年好歹還有個補能優勢,可現在被比亞迪顛覆了,燃油車徹底淪為了被智能手機顛覆的“功能機”。
未來幾年,比亞迪要做的就是要讓燃油車只剩下情懷。
王傳福曾在2024年放言稱,未來三年將是規模、成本和技術決戰,合資車企的份額會在3-5年內從現在的40%降至10%。
除了合資品牌以外,一些國產自主品牌在未來幾年的壓力也會很大,畢竟今年開始比亞迪已經打出了兩張王牌,一張牌是“全民智駕”,另一張牌就是“兆瓦閃充”。
如果自主品牌接下來不能跟著比亞迪節奏,在新技術上快速實現迭代,早晚會成為新能源汽車賽道的歷史,徹底消失在公眾視野。
毫無疑問,從2025年開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形成一道分水嶺,在智駕、超充和垂直整合這三大領域,如果無法形成與比亞迪抗衡的實力,未來將被迫退出主流市場。
接下來的幾年里,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形成新的局面,從過去百花齊放階段走向“一超、幾強、多弱”的局面。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