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國內消費數據出來了,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3731億元,同比增長4%,這個數據相比去年的一季度前后,是更好了一些的。但是相比于前幾年,仍然是落后許多。
所以,政府也非常急切地希望,經濟能盡快復蘇,而當下能在未來看到希望的就是拉動消費。近幾天,國務院也發布了名為《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的一個文件,文件的整個核心邏輯,一是給更多的人保障收入,提高收入,再就是降低消費門檻,以此來促進消費。
提高和保障收入,主要針對低收入群體。降低消費門檻,才是主要針對廣大群眾。
在保障收入這件事上,著重提及的就是保就業,對于重點工程加大以工代賑的力度。簡單說,就是政府愿意幫忙減少企業的負擔,哪怕是企業0利潤,也要把工程給干起來,只要企業開始運轉,工人能收到工資,整個系統就是健康的。而對于大企業拖欠賬款的問題,地方也會持續加強審計監督,讓整個資金流轉起來。
政府為什么著重關注的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來源問題,因為這些勞動人民群體拿到了錢會更多的應用在日常消費上,而且如果缺少收入,對這部分生活的影響也是最大的。
所以這里還有一項值得一提,就是“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增收”,這其中,可以通過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盤活農戶的住房和土地,一些自己不種的地就租出去,也是給農民穩定的收入來源。對于一些適合以旅游業為主的城市,可以把民房以合作方式盤活成民宿,增加收入。對于在農村經營業務的一些主體,給予其他的政策支持。當然,也有增加養老金的事情,這件事我們前幾天也提到過。
另外針對城鎮職工,各地政府會合理提高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同時延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企業讓員工在這安穩工作,就能獲得失業保險費的返還。這也是保就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政府也有研究建立育兒補貼制度,從財政部在2025年預算草案中能看到,明確育兒補貼預算1500億元,占財政支出比例0.53%。對比海外,用作育兒補貼,韓國首爾是2025年財政支出的2.3%。日本在2024財年,是投入財政支出的2.8%。所以在這件事上,中國將來預計也仍然還會擴大補貼力度和范圍。
當然除此之外,保障收入的部分,政府還有研究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機制、豐富適合個人投資者投資的債券相關產品品種,增加財產性收入等等。
增加收入的另一面,是擴大消費。在降低消費門檻這件事上,主要是打造消費場景、增加消費補貼、擴大消費人群。
比如景區景點、文博單位拓展服務項目,延長營業時間,簡化和加快演唱會、體育賽事等演出的審批,建設和宣傳冰雪主題度假區等等,其實都屬于在消費場景上做增加。
消費補貼大家就都知道了,家電、汽車、手機、電腦等已經實施了許久了,這里也著重提及了房地產相關的措施,比如擴大公積金使用范圍,降低公積金貸款利率等等。當然有的地方會給更多的優惠補貼措施,因地而異了。
另外就是增加入境游的門檻和場景,不只是讓中國人在國內消費,也歡迎外國人來中國消費,所以政府會擴大免簽范圍,推出更多優質的入境旅游線路和服務,支持更多優質商戶成為離境退稅商店。
當然,文件上還提及了很多其他的關于增加收入和促進消費的措施和制度,不過整體的邏輯上都是這樣。
但是很多人也很疑惑,既然要提高消費,為什么不直接給民眾發錢呢,那樣來的多實在?
從政府角度來看,直接給民眾發錢,最終的結果可能是大家都把錢拿去存起來了,而不是像消費券一樣能直接促進消費。同時,更有可能,這些錢會被拿去金融市場炒作股票等,這些都不是政府的直接意愿。
而且,直接發錢很容易引發貪腐等問題,消費券就很難,一人一券,不會出現問題。另外就是也容易引發道德風險。這些年政府的扶貧經驗給出,在偏遠的地區扶貧,要教當地的人如何謀生,而不是直接給予低保補貼,很多人會因為低保補貼有500元,但是自己勞動能得到2000元,那可能更多人會選擇領低保補貼。
所以政府會“發錢”,不過要換一種方式。比如2020年疫情沖擊下,杭州政府,就在2020年3月27日發放了1.45億元消費券,直接帶動消費18.05億元,拉動效應超12倍。
過去幾十年,每逢經濟承壓,消費刺激政策就會登場。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后,中國推出五一、十一黃金周和社保體系,用增加假期消費場景和穩定收入保障,來撬動消費。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家電下鄉、放水四萬億,也是為了刺激需求。2020年,大家對搶消費券就更加記憶猶新了。
經過這么些年,政府已然在經濟遭遇壓力的時候,更為從容了許多。隨著這次《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的推出,對于如何提振消費,現在已經有了非常系統性的規劃。
這一次,不再是頭痛醫頭,而是從根上解決沒錢花和不敢花的問題。過去的刺激像強心針,這次更像調理藥方。解決拖欠工資、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增加育兒補貼,配套完善托育服務、增加教育資源供給等等…
我們能看到政策在不斷的完善,現在政策已經開始能看到“老百姓不敢消費”的后顧之憂。這次方案里,提高醫保補助、強化養老照護、降低學前教育成本,都在提高大家的安全感。一切都剛開始,力度也不會一步到位,但是都在逐漸改善。
這次的專項行動為什么到了現在才提出呢?因為政府開始有了一些余錢了,去年四季度,政府剛解決了地方債的問題,降低了成本,減輕了壓力,所以這個專項行動方案在今天提出,全國各地的地方政府也可以更好地落實下去。
至于最終效果怎么樣,我們在今后半年的宏觀數據里,就會逐漸知曉了。如果效果顯著,那么很有可能在本次經濟周期的下行階段,做到極好的兜底以及復蘇了。
宏觀在表面上看,是數據,背后其實都是中國的每家每戶,若能讓家家戶戶都有保障,老有所依,幼有所養,在伴隨著如今已經到來的科技革命,相信未來走出康波蕭條期,也會指日可待。
我是老丁,朋友們,下期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