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于秦始皇的種種未解之謎中,有一種類型的知名度最高,那就是秦始皇接見過外星人。
以此為基礎就開始了種種玄幻傳說,什么外星人幫助秦始皇統一六國,什么長城是外星人指導建造的,什么秦始皇吃了外星人的仙藥,總之沒有外星人的干預就沒有大一統的秦朝。
其實呢,這些類似的說法要多扯淡就有多扯淡,但是喜歡這種荒誕不經奇聞的人還挺多。
咱們今天就來扒皮一下,所謂的秦始皇會見外星人的謠言,戳破它到底有多容易。
1、外星人給秦始皇補習歷史課
其實所有關于秦始皇和外星人的故事,都要從一本叫做《拾遺記》的書說起,里面詳細講述了嬴政與外星人的友好會晤。
故事是這樣的:
話說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后,就瘋狂地迷信上了神仙方術,甚至干出了徐福東渡求藥的荒唐事。
但所謂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秦始皇對長生不老的渴望,終于感動了神秘的外星人——“宛渠之民”。
這群外星人就開著他們的飛行器——“螺舟”,一種長得像海螺一樣的飛船,或者是能夠螺旋飛行的UFO,過來拜見一片癡心的秦始皇了。
“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
乍一看,這種所謂的“螺舟”,還真有點經典款UFO的樣子,然后咱們再看看這群外星人長啥樣。
怎么說呢?就有點奧特曼的既視感,只要就是太過于高大,足足有十丈之長。
“其國人長十丈,編鳥獸之毛以蔽形。”
按秦制,一尺約等于現在的23.1厘米,那一丈就是大概2.3米,十丈保底也有23米了。
這些外星人身上穿的,則是用鳥獸的羽毛和皮毛編織的衣服,據部分專家稱是他們的宇航服。
只不過古人不能理解而已。
然后不到兩米的秦始皇,就跟這些二十多米的外星人,展開親切而友好的會談。
對的,你沒有看錯,外星人跟秦始皇嘮嗑了,那肯定說的就是漢語了,這就是外星人的牛犇之處:
去哪里就用哪里的語言。
那倆人都說了些什么呢?只要是秦始皇聽這些“宛渠星”的老外們,講他們的星球離得有多遠。
又講他們那里的地理環境有多玄幻,尤其是“遇其晴日,則天豁然云裂,耿若江漢”,也就是說在晴朗的白天的時候,他們的星球上能直接看見星星。
于是有研究外星人的專家猜測,他們的星球應該空氣比較稀薄,所以才能大白天看見銀河。
然后外星人又表示他們研究出了可再生的光照能源:
“燃石以繼日光,此石出燃山,其土石皆自光澈。”
“燃石”,具體也不知道是夜明珠還是什么,反正一塊石頭就夠他們的光照了,而且看樣子這種礦產還挺多。
有可能他們的“螺舟”飛船就是用的這種無敵能源。
最后的則是外星人向秦始皇深刻地表示,地球文明尤其是華夏文明的演進,跟外星人的干預是離不開的。
也就是說在暗地里幫助了華夏文明的演進。
“昔炎帝始變生食,用此火也。”
據說炎帝教部族用火吃熟食,就是用的宛渠外星人給的“燃石”之火,所以炎帝就是燧人氏嗎?
最后這個完全外星人表示,他們不但干預了華夏文明的演進,而且監視著華夏文明的一舉一動。
少典之子采首山之銅鑄成大鼎,這些外星人跑去參觀了;堯帝出生的時候,他們也是旁觀者。反正說起三代之前的歷史,他們都跟親歷者一樣,說的是有鼻子有眼。
“始皇與之語,及天地初開之時,瞭如親睹。”
合著這群開啟上帝視角的外星人,萬里迢迢跑過來找秦始皇,就是給他補習歷史課的?
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啊?這不就是一種星際主義精神,一種脫離低級趣味的科普精神啊!
2、其實這是一群海底人
與外星人能夠并列熱度的,除了喜馬拉雅山的雪人和神農架的野人外,唯有同樣神奇的海底人了。
當然,海底人并不等同于美人魚,而是一個神秘的族群,關于海底人的傳說中,有專家認為:
其實所謂的外星人,本身就是海底人,一種生活在海底的超文明族群,外星人是人們對他們的誤解。
因為有不少目擊者表示:
他們看到過的UFO,往往是從大海里飛出來的,而且海底了還有神秘的USO——一種不明深海潛水器。
也就是海底人的飛行器。
在秦始皇會見外星人的故事中,與其說他面見的是外星人,還不如說他會見了海底人。
因為他們的“螺舟”飛行器,與其說是UFO那樣的飛行器,還不如說是USO那樣的潛水器。
“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
看到了吧?把這種“螺舟”說成是飛碟的,大部分都是在斷章取義,因為這玩意壓根就不能飛。
“螺舟”的本義,就是海螺形狀的大船,它最厲害的神奇之處在于,能夠潛入海底行進,但是海水不會灌進去。
這不就是現在發明的潛水艇嗎?或者咱說的洋氣一點,不就是那種神龍見首不見尾的USO嗎?
這玩意可不能飛到天上去。
再說這些所謂“外星人”的居住地,其實也沒有在外星球上,同樣是咱們的地球老鄉:
“臣國在咸池,日沒之所九萬里,以萬歲為一日。”
他們他們的國家在咸池,這玩意是先秦時傳說中的地名,據說這里是太陽洗浴的地方。
這也跟他們所說的,國家在太陽下山的地方之外九萬里,勉強是可以相對應起來的。
但他們這里的時間比天庭的還牛,天庭的才天上一日地下一年,他們那直接一天等于一萬年。
吹,就接著吹,都是地球的老百姓,他們的自轉周期是快還是咋滴啊?
不過這些宛渠“海底人”,還給出了另外一個具體地址,反正也是在地球上:
“臣國去軒轅之丘十萬里。”
這個軒轅之丘就比較好找了,因為《山海經》里有它的具體方位,而且跟西王母家是鄰居。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軒轅之丘,無草木。”(《山海經·西山經》)
離軒轅之丘十萬里的地方,跟離西王母住處十萬里的地方不差啥,所以這群海底人怕不是住在大西洋里?
所以他們難不成是亞特蘭蒂斯的遺民?
但不管怎么說,這群“宛渠國人”肯定是生活在地球某處海底的,因為魏晉之后的人們都是這么認為的。
比如唐代的《初學記·卷二十五·器物部》中就說:
“宛渠之民,泛黑水而至,對始皇曰。”
黑水是哪不重要,重要的是后世認定他們就是從海里來的,他們乘坐也是一種潛水器。
甚至于到了清代的時候還有人質疑這個故事說:
“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不審何以不行海面,且乘舟者何得無恙?”(《三岡識略·著書誕妄》)
他們乘坐的螺舟在海底行進,怎么不跑到海面上劃動呢?而且在海底行進咋沒淹死他們呢?
所以實錘是海底人無疑了,跟外星人沒有任何關系,別在這里忽悠秦始皇了。
3、其實連海底人都不是
無論是認為“宛渠人”是外星人,還是生活在海底的海底人,其實都要建立在《拾遺記》可信的基礎上。
可問題是《拾遺記》壓根不是正史,而是一本古代的志怪小說合集,真實性可以跟《故事會》碰一下。
這本書一共有10卷。
其中前9卷記自上古庖犧氏、神農氏,下至作者生活的東晉以及各朝代的異聞,其中關于古史的部分很多是荒唐怪誕的神話。
漢魏以下也有許多道聽途說的傳聞,尤其喜歡宣揚神仙方術,百分之九十五都是誕謾無實,幾乎為各類史書所不載的東西。
魯迅在自己的《中國小說史略》中就說過:
“其文筆頗靡麗,而事皆誕謾無實。”
別看作者王嘉的文筆辭藻整挺好,但就故事傳聞的真實性來說,基本就處于《世界新聞周刊》的水準。這個《周刊》也真是夠牛的,諸多外星人、蜥蜴人等離奇謎團,這里都是應有盡有看不完。
所以你們懂我想表達什么吧?
一個本身就荒誕不經的志怪故事,然后被一群神秘學愛好者發現,硬生生解讀成了秦始皇會見外星人。
甚至利用外形黑科技統一六國。
比如瞎扯什么秦始皇陵發掘的銅劍,就是外星人幫助他的證據,以及等等、等等的腦洞大開之作,關鍵他們還能說的言之鑿鑿、不容置疑,這還真就是個本事了。
如果第一手資料來源的真實度都是個問題,后面解讀再多有個卵用嘞?不都是自話自說自己嗨嗎?
這就跟那另外一個著名志怪小說——《聊齋志異》,用里面知名度最高的《聶小倩》,來論證神鬼的確存在一樣。
就純屬無稽之談。
對了,我看完這個志怪故事之后,還發現了一個大bug,那就是這個宛渠人提到自己過度的時候,為了裝十三居然說了這么一句:
“玄龍黑鳳,翻翔而下。”(《拾遺記》)
黑龍一般情況下的確生活在海里,這就非常的嚴謹了;但這黑鳳是怎么做到在海里飛的?難不成也是兩棲動物?
當然這個不是bug,真正的bug是:
他們如果不說龍鳳,或者說作者不提到龍鳳,哪怕是說有個兩頭狗,真實性都比說龍鳳高。
因為這沒有超出作者的時代認知。
(一家之言,求同存異,感謝您的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