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公布的遼寧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獲獎名單中,沈陽城市學院智能與工程學院建筑學專業先后斬獲遼寧省第三屆大學生綠色建筑創新設計大賽、2024 東北三省第五屆適老化建筑設計競賽等兩項省級一等獎,作品結合了國家持續“AI+”行動計劃,重點強化數字技術、生成式設計等前沿技術應用,通過“理論-實訓-競賽”三維聯動,使學生在建筑設計、城市設計等核心領域實現知識建構,有效提升學生創新與就業能力。
遼寧省第三屆大學生綠色
建筑創新設計大賽
遼寧省第三屆大學生綠色建筑創新設計大賽圍繞我國2030碳頂峰和2060碳中和的戰略目標,以貫徹落實國家實現能源利用轉型,推動低碳社會發展、建設綠色健康的生活環境,將低碳、綠色、可持續理念融入城鄉建設中為初衷,喚起全社會對綠色建筑的關注,提高綠色建筑設計水平,引導在校大學生培養綠色建筑技術、環境模擬分析以及健康建筑理念。
本次競賽我校共榮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5項。
獲獎作品展示
作品名稱:“碳”循鄉韻
學生:鄭佳宇、李瀅艷
指導老師:佟娜、王威、叢寧
獲獎級別:一等獎
作品理念
《“碳”循鄉韻》秉持綠色、融合、傳承的理念。在鄉村生態與文化的沃土上,致力于將低碳運營融入民宿設計。尊重地域自然生態,保留鄉村原始風貌,建設民宿建筑,運用太陽能、雨水收集等技術,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碳排放。同時,挖掘地方文化元素,皆融入鄉土特色,讓游客感受原汁原味的鄉韻。通過民宿群的打造,既發展鄉村旅游,恢復鄉村活力,又保護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作品難點
在項目里,突破難點成為關鍵挑戰。保留項目原有環境的同時創建民宿群,要避免破壞鄉村的原始肌理與生態系統,還得滿足現代旅游住宿需求,規劃難度極大。綠建技術與建筑融合時,不同技術適用場景有別,與民宿獨特風格契合度難把握,稍有不慎便影響美觀和功能。利用斯維爾軟件驗證綠色性能技術,涉及復雜參數設定與模型構建,對團隊的軟件操作和專業知識要求極高。
學生感悟
鄭佳宇同學說:“作為組長,這次比賽讓我收獲頗豐。在創新點上,我們將低碳理念與鄉村民宿結合,為鄉村發展探索新路徑,所學的專業知識在比賽中發揮關鍵作用,從建筑材料選擇到綠建能源設計,都運用到所學的環保與設計知識。在技能運用上,我們用繪圖軟件呈現設計方案,通過數據分析評估低碳效果。合作中,老師給予專業指導和方向把控,組員各展所長,攻克難題,讓我深刻體會到團隊的力量,也提升了自己的綜合能力?!?/p>
教師總結
佟娜老師說:“在指導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從理論走向實踐,幫助他們梳理思路,攻克技術與文化融合的難題。學生們展現出強烈的求知欲和創新精神,面對困難毫不退縮,積極探索解決方案。他們的作品將專業知識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低碳運營策略切實可行,文化融入富有創意。這次比賽成果令人滿意,未來帶學生比賽,我希望拓展更多元的主題,鼓勵學生跨學科合作,將專業知識運用得更靈活,創造出更多有社會價值的作品,助力學生成長與專業發展 ?!?/p>
2024東北三省第五屆適老化建筑設計競賽
2024東北三省第五屆適老化建筑設計競賽基于“關愛失智老人”的主題,滿足周圍居民“15分鐘生活圈”、“5分鐘生活圈”的需求,根據基地位置和特征,注重社區服務配套、老舊住宅適老化改造,打造與周邊新老社區友好融合的新型養老服務設施,實現積極老齡化背景下舊城區“老年友好型”的建筑設計。
本次競賽我校共榮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獲獎作品展示
作品名稱:樂齡生活坊——大連沙河口春柳康養社區規劃設計
學生:董佳怡、李家宜、劉亞琴、萬紫萱、徐冰艷
指導老師:羅奕、曾輝
獲獎級別:一等獎
作品理念
“樂齡生活坊——大連沙河口春柳康養社區規劃設計”旨在為老年人打造一個集居住、健康管理、社交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性康養社區。設計以“樂齡生活”為核心,注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與生活質量,通過智能化設施、無障礙設計、綠色生態空間以及社區互動平臺的融合,營造一個安全、舒適、充滿活力的養老環境。社區規劃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結合大連的地域特色,融入海濱城市的自然景觀與文化元素,為老年人提供多樣化的生活體驗,滿足他們的物質與精神需求,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作品難點
作品最難突破的點在于如何在有限的場地內實現多功能空間的合理布局,同時滿足老年人的多樣化需求。老年人對安全性、便利性和社交性的要求較高,如何在設計中平衡這些需求成為一大挑戰。我們通過實地調研和數據分析,結合老年人的行為習慣,優化了空間流線設計,提升了空間利用率。
學生感悟
董佳怡同學說:“作為組長,我深感這次比賽不僅是對專業能力的考驗,更是對團隊協作和創新思維的挑戰。比賽中我們充分發揮各自的專業技能,從調研到方案設計,再到細節優化,每一步都凝聚了團隊的努力。特別感謝羅奕老師和曾輝老師的悉心指導,他們幫助我們突破了設計中的瓶頸,提升了作品的整體質量。這次比賽讓我深刻體會到,創新不僅需要專業知識,更需要團隊的合作與堅持。未來,我希望繼續探索康養領域的設計,為社會貢獻更多有價值的作品?!?/p>
教師總結
羅奕老師說:“我們非常欣慰看到學生們在這次比賽中展現出的專業素養和團隊精神。他們在設計中不僅關注功能性和美觀性,還深入考慮了老年人的實際需求,體現了人文關懷。在指導過程中,我們注重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鼓勵他們大膽創新,同時幫助他們解決技術難題。學生們在短時間內完成了高質量的作品,展現了極強的學習能力和執行力。這次比賽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專業技能,也增強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未來,我們希望能帶領更多學生參與此類比賽,探索更多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的設計課題,為康養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p>
建筑學專業
專業面向
本專業是校級特色專業,面向智慧建筑、數字建造、規劃設計等領域,培養掌握建筑學、設計學、美術學、藝術學等知識與技能,具備建筑設計、方案創意表達、數字技術應用等能力的高素質建筑設計人才。
專業特色
●以實施崗位能力形成為核心的職業情境化人才培養模式為特色,科研成果反哺教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完成學科競賽作品,通過采用沉浸式體驗、嵌入式培養、小組合作學習等實踐化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工程實踐能力。
●本專業設置建筑設計、數字建造、BIM技術等特色課程模塊,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布里斯托大學、謝菲爾德大學、利茲大學等合作開設碩士預科課程,為培養高層次人才提供有力支撐。
●依托學校綠島BIM工程中心、綠島環境資源研究所、建筑解剖式綜合實驗教學中心、建筑物理實驗室、建筑模型實驗室等,聯合中國建筑東北設計研究院、中國水利水電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二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互聯立方有限公司等建筑公司合作建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為學生搭建優質實習就業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