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試鏡騙財騙色的行為如何防范,及所面臨的法律后果
文/葉雨秋
2025年3月15日,一起令人震驚的性侵案件在某城市發生,一名女子在應聘模特職位時,竟被嫌疑人要求發生性關系,而在民警實施抓捕行動時,該女子正身陷嫌疑人的二次“試鏡”侵害之中。
一名女子在應聘模特職位時,被嫌疑人要求發生性關系,女子拒絕后,嫌疑人以二次“試鏡”為由再次對女子進行侵害。民警接到報警后迅速實施抓捕行動,將嫌疑人當場抓獲。
嫌疑人陳某,30歲,無業,曾有過多次類似的犯罪行為。他通常以招聘模特為由,對前來應聘的女子進行性侵。
女子李某,22歲,大學畢業后一直未能找到滿意的工作。她看到招聘模特的廣告后前來應聘,沒想到遭遇如此不幸。
這起事件對受害女子的傷害極大,身體上可能會遭受侵犯,心理上會留下嚴重創傷,導致她們失去對模特行業的信任。
此類事件也敗壞了行業風氣,讓整個模特行業形象受損,不利于其健康發展。
這類事件的發生,也讓社會對職場安全問題更加關注,提醒求職者尤其是女性求職者,要提高防范意識,保護好自己。
以下是一些防范利用試鏡騙財騙色騙局的方法:
1.選擇正規渠道:尋找試鏡機會時,應通過正規、知名且有良好口碑的平臺、經紀公司或制作公司。避免參與來源不明、缺乏信譽的試鏡活動。
2.深入了解招聘方:在參與試鏡前,對招聘方進行充分的調查和了解。查看其官方網站、社交媒體賬號、過往作品等,確認其真實性和合法性。
3.警惕不合理要求:如果招聘方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收取高額費用、提供私密照片或要求發生不正當關系等,應立即拒絕并遠離。
4.保護個人隱私:在試鏡過程中,注意保護個人隱私信息,如家庭住址、銀行賬號、身份證號碼等,避免輕易透露給陌生人。
5.不輕易交錢:正規的試鏡通常不會在前期要求應聘者繳納大量的費用。如果對方以各種名目要求交錢,要保持警惕,很可能是騙局。
6.有人陪同:如果可能,盡量讓親友陪同前往試鏡地點,尤其是在陌生或偏遠的地方。
7.保留證據:在與招聘方的交流過程中,保留所有的溝通記錄,如聊天記錄、郵件、合同等,以備不時之需。
8.增強法律意識:了解相關法律法規,知道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一旦遭遇騙局,能夠及時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9. 咨詢專業人士:如有疑問,可以向有經驗的演員、經紀人或相關法律專業人士咨詢,聽取他們的建議和意見。
總之,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高度的警惕,不被虛幻的名利所迷惑,切實保護好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利用試鏡騙財騙色的騙子可能面臨的法律懲罰:
我國刑法中沒有“騙財騙色詐騙罪”這一單獨罪名,但如果涉及騙財且達到一定數額,可能構成詐騙罪。
依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騙色行為在具體案件中比較復雜,可能有以下情況:
構成強奸罪:如果騙子在試鏡過程中,違背婦女意志并強行發生性關系,就會構成強奸罪。根據《刑法》規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奸婦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的,以強奸論,從重處罰。如果存在強奸婦女、奸淫幼女情節惡劣;強奸婦女、奸淫幼女多人;在公共場所當眾強奸婦女;二人以上輪奸;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等情形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不構成刑事犯罪的情況:如果只是存在欺騙感情等不道德的行為,一般難以從刑事角度進行處罰,更多可能涉及民事侵權,受害者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等。
此外,受害者除了追究騙子的刑事責任,還可以通過報警、起訴或協商等方式,根據案情、證據以及自身意愿來決定是否尋求民事賠償。在處理此類案件時,受害者需及時收集證據,積極配合司法程序,以維護自身權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