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開局即王炸的刑偵劇,一部從觀眾角度來看近乎于寫實的反扒劇。
除了剛從警校畢業的新兵李唐之外,幾乎每一個鐵路反扒民警,都有著扔進人群便“消失不見”的體貌特征。
從開篇講述2000年那次火車上驚險萬分的反扒事件,到進入2004年后主角郭鵬飛在新單位與新同事們的相聚。
《黃雀》給我的整體印象,可以用緊張、緊湊且不失真實來形容,這對于當下刑偵劇的現狀來說,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雖然火車上那兩個大吸力的磁鐵多少有點出戲。
整體來說,《黃雀》中除了郭京飛與秦嵐這兩位主角之外,其他配角無論是正派還是反派,都有著雖然名聲不大卻在演技上實力全員在線的驚艷感。
這樣一群人,才像是一群真正活躍在一線的反扒干警,才像是一群真正奉行“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規則的偷竊慣犯。
可就是這樣一部在筆者眼中哪兒哪兒都好的反扒劇,卻用一種讓人極為意外的方式,在我看到第一集的四十五分十五秒后,因為一種無法抑制的狂笑,而短暫放棄了繼續欣賞這部刑偵好劇。
是的,你沒有看錯,也沒有聽錯,我居然在如此嚴肅的看劇氛圍下失態了,我居然在《黃雀》中體會到了許久沒有體會過的、發自內心深處的開心感。
面對老反扒刑警郭鵬飛居然在人海茫茫中及時找到了“洗銀水”,作為一名新兵的李唐,從內心深處來說并不相信這不是一次誤打誤撞。
于是便有了在火車站等待返程的二人,開啟了一段話癆與沉默寡言者的“爆笑”對話,也有了讓我狂笑不止的“用鼻子毛開鎖”。
沒有任何實際反扒經驗的李唐,用一種認真到不能再認真的態度與表情,虛心聽著老前輩郭鵬飛所說的每一句話。
他希望能從這種反扒前輩口中聽到能讓自己快速成長的經驗,也希望能通過二人之間難得的獨處時間,用一種以下對上的態度快速拉二者之間的距離。
也許也是干反扒的時間太久了吧,似乎反扒隊伍中的所有老人都有一種不喜歡說太多話的毛病,也有一種不愿意跟不熟識之人過于親近的抗拒心理。
面對李唐的喋喋不休,面對新人各種從電影里看到了奇思妙想,作為前輩的郭鵬飛并不想直截了當的打擊后輩的士氣與工作態度。
于是便有了郭鵬飛用一種嚴肅且認真的態度,來給李唐講解現實中賊是如何訓練自己偷盜技藝的。
“他們并不會像電影里那樣從開水里撈肥皂,他們會在滾燙的油鍋里撈鋼镚,在糞坑里撈綠豆,對著太陽看草莓籽,拿鼻子毛開鎖。”
當李唐聽到這里后,當郭鵬飛說完這長篇大論之后,兩個人之間的對話戛然而止,這一老一少兩個男人互相對視一眼,再也沒有了想要說下去的欲望。
也就在這時,本來內心緊張的我,本來與劇情幾乎融為一體的我,就像聽到了相聲中捧哏者的只言片語,幾乎同一時間狂笑了起來。
這樣的一幕太過精彩了,這樣的劇情設計太過精妙了,他就像是一幅名畫上的神來之筆,他恰如其分地詮釋了什么叫畫龍點睛。
李唐的扮演者陳靖可完美詮釋了什么叫“愣頭青”,郭京飛則用一種嚴肅的幽默,為郭鵬飛這個角色與《黃雀》增添了一抹不一樣的色彩。
原來嚴肅的刑偵懸疑劇也可以拍出喜感,原來喜劇效果并不會湮滅刑偵劇最重要的緊張感與代入感。
相反的,當觀眾完全因為劇情而完全沉浸在故事與人物當中時,這突如其來的喜劇效果,不僅能將人從緊張中釋放出來,更能讓劇中那些嚴肅且面無表情的人物,帶上一絲更加貼近真實的特性。
雖然我們常常看到一些有“封神劇”“王炸劇”潛質的電視劇,因為各種原因導致最終以“虎頭蛇尾”遺憾終結。
雖然劇中許多的重要角色還沒有開始發力甚至是出場,但僅憑這短短的四十五分鐘,便足以讓人對這部《黃雀》期待有加無法自拔。
關于《黃雀》的解讀暫時先寫到這里,更多精彩解讀且聽下回分解。
若覺得文章不錯,希望您可以點贊、分享與關注哦,圖片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