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阿姨最近總感覺頭暈乏力,原以為是春困,結果體檢發現血壓飆升!醫生一句話點醒她:'春季溫差大,心腦血管病高發,光吃藥可不夠,營養也要跟上!'"
為什么春季要特別警惕?
春風雖暖,卻暗藏危機:
1. 溫差超8℃:血管熱脹冷縮頻繁,易誘發血栓
2. 濕度波動:血液黏稠度升高,中風風險增加
3. 花粉過敏:炎癥反應可能加重動脈硬化
三大"護心元素"排行榜
1、 硒元素——血管的"清道夫"
作用:清除自由基、增強血管彈性,研究顯示血硒水平每升10μg,心梗風險降24%!
食補清單:富硒雞蛋、蘑菇、蕎麥
2、 鉻元素——血糖"調節師"
作用:激活胰島素,穩住血糖不坐"過山車",遠離糖尿病并發癥
食補清單:西蘭花(蒸著吃更佳)、全麥面包、牛肉
3、 鎂元素——心臟"穩壓器"
作用:調節心律,降低血壓,美國心臟協會推薦每日攝入量400mg
食補清單:深綠色蔬菜(菠菜/羽衣甘藍)
"食補≠萬能!50歲后腸胃吸收能力下降,建議:
1. 先做微量元素檢測,查清是否缺乏
2. 優先選擇有機硒(如生物納米硒)、生物納米鉻等易吸收形態
3. 組合補充效果更佳(如硒+維生素E協同抗氧化)
健康過春行動清單
? 晨練推遲到9點后,避開低溫時段
? 每天喝夠1500ml溫水,小口慢飲
? 每周2次雜糧飯,補鎂又控糖
? 定期監測晨起血壓(記住"135/85"警戒線)
春天不養,一年白忙!轉發給家人,用天然食物筑起心腦"防護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