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去世,母親改嫁,繼父卻又癱瘓。
生活本就艱難,母親卻在這個時候狠心拋棄了她。
13歲的她自覺地承擔起頂梁柱的責任,賣自己的血供4個毫無血緣關系的哥哥上學。
哥哥們在她的幫助下,都考上了知名的大學,可她自己,卻在16歲那年失去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
喪父隨母改嫁
1998年,山東的一處小村莊里,正敲鑼打鼓地辦一場葬禮。
死者的家屬們各個披麻戴孝,悲痛萬分,哭天搶地。而村里的其他人家也全部都頭戴黑紗前來參加葬禮,無一缺席。
可以看出,整個村的人都對這場葬禮非常重視,對過世之人也非常敬重。
但出人意料的是,葬禮的主角并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而是一個年僅16歲的少女。
甚至,這些披麻戴孝的家人跟她沒有任何血緣關系。
為什么一個16歲女孩的葬禮會如此隆重?這件事要從四年前說起。
死去的女孩名叫申春玲,她的父親在四年前去世,母親帶著12歲的她和弟弟改嫁到了繼父申樹平家。
申樹平是個木匠,為人忠厚善良。他家里有四個兒子,申樹平非常重視教育,要求四個兒子都必須考上大學,所以家里只有申樹平一個勞動力,日子過得極其窮困潦倒。
而申春玲三人的到來,無疑又加重了這個家庭的負擔。
申春玲從前在自己家里的時候,就因為父母重男輕女而不受喜愛,因此來繼父家的路上,她一直惶惶不安:如果繼父也不喜歡女孩怎么辦?
沒想到繼父一見她就高興得不得了,笑道:“太好了,我家都是兒子,就想要一個乖巧可愛的女兒。”從此把申春玲當成親生女兒看待。
哥哥們也都很喜歡這個小妹妹,親切地叫她“小鈴鐺”,平時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會讓著她。
這些關懷讓申春玲感到受寵若驚。更令她驚喜的是,繼父決定供她去上學,這對她來說可是件天大的事——別看她已經12歲了,卻從來沒上過一天學。
申春玲的母親提出反對,說申春玲是個女孩,早晚是要嫁出去的,供她上學干什么,還不如留在家里多干幾年活。
家里的大哥申建國正在西安交大上學,聽說這件事后,專門寫信寄回家里,強烈要求父親和繼母必須送小妹妹去讀書。
就這樣,在繼父和大哥的堅持下,申春玲得以背著書包走進校園。
懂事的申春玲非常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她如饑似渴地汲取著課本里的知識,廢寢忘食地學習。
繼父不幸癱瘓
懷著美好憧憬的申春玲勤奮刻苦地學習,每天都手不釋卷。沒有任何基礎的她只上了一年學,成績就從墊底進步到班級的中間。照這樣努力下去,她的排名很快就能位居前列。
可就在這時,禍從天降,一個噩耗粉碎了她的夢想——繼父申樹平在工地高處摔了下來,造成終生癱瘓。
家里唯一的勞動力沒了,以后該由誰來供養這個家,供養孩子們上學呢?大哥好不容易考上大學,自然不能讓他輟學回來養家,剩下三個哥哥都爭著要輟學去打工。
申樹平卻堅決反對三個兒子輟學:老二和老三就快高考了,很有希望考上名校,老四雖然才上高中,但成績很好,他實在舍不得這三個寒窗苦讀多年的孩子,為了這個家放棄學業。
可這樣下來,家里就只剩一個能干活的人,那就是申春玲。申樹平把目光投向這個瘦小的繼女,又不忍地移開,畢竟申春玲只是一個13歲的孩子,他怎么能向她提出這樣的要求?
申春玲看出了繼父的想法,她主動走上前握住繼父的手說:“爸,還是讓哥哥們去好好上學吧,我來養家就夠了!”
申樹平含淚道:“好孩子,爹對不起你,讓你受委屈了。”
哥哥們也拍著這個小妹妹的肩膀說,等他們上了大學,一定帶她過上好日子。
從此,申春玲過上了格外艱辛的生活。
她又要照顧癱瘓的繼父,又要干農活,還要想辦法掙錢供哥哥們讀書。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她的母親因為受不了這樣沒有希望的苦日子,某天夜里帶著她的弟弟悄悄地離開了,不知去向。
當申春玲發現自己被母親拋棄以后,傷心地大哭了一場。但哭完之后,她又自覺地擔起責任,去干家里的活。
洗衣服,做飯,種地,照顧繼父,全都是申春玲一個人在扛。
每天早上天剛蒙蒙亮,她早已做好了全家的早飯,扛著農具來到地里,賣力地揮舞著沉重的鋤頭,揮汗如雨。
中間要往家跑好幾趟,給家里人做午飯,幫無法動彈的繼父翻身,喂他喝水等等。
一直忙到傍晚,申春玲才背著農具趕回了家。
此時經過一天的勞作,她已經累得腰酸背痛,幾乎無法再動彈。
但短暫地休息幾分鐘后,申春玲又開始忙著做晚飯、打掃衛生以及照顧繼父。
一直到深夜,她才終于可以躺到床上獲得短暫的休息。
而不到五個小時以后,她又要摸著黑從床上爬起來,重復新一天的勞動……
鄉下醫療條件差,繼父的傷長期得不到規范的治療,變得更嚴重了。
申春玲聽說80公里之外的一家大醫院可以治繼父的病,立刻找鄰居借了輛板車,準備好干糧和水后拉著繼父就上路了。當時她只有14歲,卻要拉著一個成年男人步行80公里的路,是多么艱難的一件事。
在路上,她把大部分干糧都給了繼父,水壺里的水也都讓給繼父喝,自己只吃少許食物,渴了就去路邊的河流或水坑里喝點混著泥沙的生水。
為了能讓繼父盡快得到醫治,她的腳底磨破了也不肯停歇,忍住疼痛咬著牙繼續往前。走了整整兩天后,才終于來到醫院。
等繼父身體好轉以后,她又趕緊拉著繼父往家趕,因為家里就快要開始忙碌的秋收了。
賣血供兄讀書
盡管每天都身心俱疲,但申春玲從來沒有抱怨過。她相信自己的努力付出可以幫助哥哥們有個好前程,這樣他們一家總有一天可以過上好日子。
哥哥們也都非常爭氣。二哥三哥在兩年內相繼考上了很好的大學。申春玲用顫抖的雙手摸著他們的錄取通知書,喜極而泣,覺得自己一直以來的辛苦沒有白費。
然而,新的困難接踵而來。因為給繼父看病幾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哥哥們的學費成了家里最大的問題。
申春玲在家急得團團轉,后來聽別人說去賣血可以換錢,她忙不迭跑到血站,用200cc血換取了400元。
一般人抽血后都會補充營養,可申春玲哪里有錢買營養品,還是像往常一樣吃稀飯咸菜。
這使得她那因為長期勞作而營養不良的身體更加虛弱,去干農活時不時就會感到渾身無力,眼前一陣眩暈。可她心里明白,整個家都在指望她,不管多難受,她都沒有休息過一天。
因為400元跟哥哥的學費相比,實在是杯水車薪,所以不久以后申春玲又第二次、第三次來到血站賣血。
血站的醫生看她明明這么瘦弱,還經常過來抽血,就不同意給她抽,擔心頻繁的抽血會讓她的身體出問題。申春玲再三保證自己的身體絕對是健康的,只是看著瘦而已,但醫生出于負責的態度,依然不同意。
申春玲急得哭了,她跪下來對醫生說:“求求您讓我抽吧,我哥哥好不容易才考上大學,家里太窮了沒錢交學費,如果我不來賣血,他就上不了大學了……”
醫生被眼前的小女孩深深地震撼了,沒有想到一個十四歲的孩子,竟然愿意為了哥哥的學業犧牲自己的身體。
最終,醫生再次給她抽了血,還多給了她300元,申春玲感動極了,不停地給醫生鞠躬道謝。
從血站回家的路上,申春玲頭暈眼花,腳步虛浮,險些栽了跟頭。
村里有幾個大爺大嬸見狀,非常心疼,就勸她說:孩子,你跟他們一家本就沒什么關系,就算不管他們也沒事,為什么要為了他們這樣糟蹋自己的身體呢?
但申春玲只是笑著搖搖頭,什么都沒說。在她的心里,早就把這個家當成了自己的家,把他們當成了自己真正的家人。
1998年,血站的醫生第四次看見申春玲走了進來。
這一次,申春玲告訴醫生,她要賣300cc的血。這對一個身體本就羸弱的小女孩來說,是個非常大的量。
醫生看著骨瘦如柴的申春玲,嚴肅地問:“你確定真的要抽這么多嗎?”申春玲毅然決然地點點頭。
抽完血后,申春玲高高興興地去郵局,準備把錢給四哥匯過去。
前兩年,四哥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選擇參軍入伍。就在昨天,家里收到他的一封信,說他最近準備考軍校,但是沒有錢買學習資料,請家里給他寄點錢來。
申春玲很支持他的決定,為了能讓四哥順利考上軍校,她再次做出了犧牲。
可是,她的身體早已因為長期的勞作和頻繁的抽血到達了極限。在去郵局的路上,她突然感覺到兩眼一黑,來不及注意到向自己疾馳而來的車輛,被卷入車輪之下,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去世的時候,申春玲才剛滿16歲,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紀。
她被抬進申家大門的那一刻,申樹平當場失聲痛哭:“都怪我,拖累了她!”
家里除了大哥讀研學業繁忙趕不回來,其他哥哥聽聞此事就立刻買車票趕回家,看著這個笑魘如花的小妹妹永遠地閉上了眼睛,哥哥們都感到傷心欲絕。
村民們得知后也都流下了悲傷的眼淚,這幾年申春玲過得有多苦,他們全都看在眼里。因此這些村民自發地湊錢為申春玲辦了一場隆重的葬禮。
盡管申春玲是晚輩,按規矩來說是不需要有人給她披麻戴孝的,但是申樹平一家人都自覺地為她戴上了孝,村里的其他人家也都在頭上戴上黑紗,祭奠這個善良的女孩。
最后,申樹平甚至打破“沒有血緣關系不能進祖墳”的規矩,把她遷入了申家祖墳。
盡管只在人間走過短短十六載,但世間幾乎所有的苦難都被她嘗了一遍。為了四個沒有血緣的哥哥的未來,她無怨無悔地燃盡了自己的生命,照亮了他們的人生……
明明自己深陷泥潭,卻仍然心系他人,她的奉獻精神實在令人動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