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皮膚冷凍技術?
皮膚冷凍技術(液氮冷凍治療)是皮膚科常用的一種物理療法,通過極低溫度(-196℃的液氮)作用于病變組織,使其細胞迅速結冰、破裂,最終壞死脫落,從而達到治療目的。這種方式具有創傷小、恢復快、安全性高的特點,被稱為“皮膚問題的冷凍殺手”。
冷凍技術的原理是什么?
液氮冷凍治療的核心原理是低溫破壞。
細胞結冰
液氮接觸皮膚后,病變組織內的水分瞬間結冰,形成尖銳的冰晶,直接刺破細胞結構。
脫水與化學損傷
細胞內外冰晶導致組織脫水,電解質濃度急劇升高,酸堿失衡,蛋白質變性,最終使病變細胞死亡。
自然脫落
壞死的組織會逐漸結痂,1-2周后自然脫落,新生健康皮膚取而代之。
冷凍治療的發展歷程
冷凍治療的歷史可追溯至19世紀,早期使用干冰(固態二氧化碳)進行簡單治療。
20世紀60年代,液氮開始被引入醫學領域,因其超低溫特性成為皮膚科主流制冷劑。21世紀,隨著技術優化,冷凍治療逐漸實現精準化、微創化,成為疣、老年斑等皮膚問題的首選療法之一。
適用于哪些疾病?
冷凍技術主要針對表皮良性病變,包括:
病毒性皮膚病
如尋常疣(瘊子)、扁平疣、傳染性軟疣。
增生性病變
脂溢性角化(老年斑)、皮膚纖維瘤。
其他
雀斑、雞眼、部分血管瘤等。
治療頻率與療程
單次治療
小型皮損(如小疣體)通常一次即可清除。
多次治療
面積較大或較深的皮損(如頑固性跖疣)需2-3次,間隔2-4周,待結痂脫落后重復治療。
復診建議
治療后若未完全消退,需及時復診調整方案。
治療后注意事項有哪些?
冷凍治療后可能出現短暫紅腫、疼痛、水皰,屬于正常反應。需做好以下護理:
保持清潔
避免觸碰臟水,可用碘伏消毒。
保護創面
水皰無需挑破,若過大或疼痛明顯,需由醫生無菌抽吸。
避免暴曬
新生皮膚嬌嫩,外出需防曬(遮陽或涂防曬霜)。
警惕感染
若出現化膿、發熱、傷口長期不愈合,立即就醫。
自然脫痂
結痂后切勿撕扯,耐心等待1-2周自行脫落。
液氮冷凍療法因其高效性、經濟實惠以及操作便捷,已成為皮膚科領域的一項重要技術。接受該療法的患者無需休假,即可迅速恢復日常生活,但需留意局部的護理工作。對于那些反復出現的疣或老年斑等皮膚問題,建議咨詢專業醫生,以確定是否適宜采用冷凍療法進行治療,從而有效解決皮膚相關疾病。
來源:皮膚性病科
作者:曹雨
薦稿:王曉艷
排版:李春慧
責編:李春慧 范曉 張潔
出品
北京世紀壇醫院宣傳中心
專欄入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