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在太空中流浪了286天的兩名美國宇航員,總算是安全抵達回到地球上。
當返回艙落入大海后,等候多時的載回船和直升機迅速抵達,幫助兩位宇航員出艙,呼吸上了9個多月來的第一口新鮮空氣。
從現場畫面來看,兩位宇航員出艙時滿臉笑容,還不斷與周圍的人揮手示意,顯得非常輕松。
但實際上,他們在抵達地面的不久前,才剛剛經歷了驚魂一幕。
遭遇黑障
眾所周知,當飛行器在大氣中高速飛行,且速度接近音速的時候,前方的氣流因為被壓迫出現音障。
而飛行器以極快的速度飛行時,機體又會因為同大氣劇烈摩擦,從而使飛行器的溫度急劇上升,這一現象又被稱作熱障。
但黑障要遠比音障和熱障帶來的危害大,兩名美國宇航員乘坐返回艙進入大氣層時,速度是非常快的,甚至能夠達到每秒數千米的程度,比340m/s的音速快上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再加上大氣層中有著稠密的氣體,這時返回艙就會同大氣發生劇烈摩擦,在劇烈的摩擦下,會快速釋放出大量的熱量,讓返回艙的溫度在極短時間內達到兩千多攝氏度。
兩千多攝氏度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鋁的熔點只有660攝氏度,而熔點更高的鐵也只有1535攝氏度。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不對返回艙進行特殊處理,那么連人帶艙都會被燒的一干二凈,為了保證返回艙和宇航員的安全,返回艙的材料都是特種稀有金屬材料。
但即便如此還是不行,畢竟金屬如果將溫度傳遞到艙內,里面的宇航員還是會被燙死。
所以科學家研發出了特殊的燒蝕材料,這種材料覆蓋在返回艙表面,被高溫燒蝕后會自動脫落帶走大量熱量,保護宇航員安全。
不過被“燒成火球”并不是宇航員返回地面經歷最危險的事情,當返回艙下降速度達成一定程度,飛行器同空氣劇烈摩擦達到2700攝氏度左右時,周圍的氣體都會發生電離,形成一層等離子區將返回艙包裹。
由于等離子體會吸收和反射無線電波,這時返回艙與地面的信號連接就會中斷,這就是所謂的“黑障”。
這種情況是非常可怕的,因為這意味著地面無法監控返回艙,無法得知其具體位置。
一般來說,黑障出現以后將會維持4-5分鐘左右,此后隨著返回艙的高度不斷降低,速度不斷下降,這種黑障現象就會自動消失。
雖說時間不長,但以每秒數千米的速度飛幾分鐘還是非常可怕的,因此世界各國的科學家都在想辦法解決黑障。
我國實現黑障區跟蹤大突破
從航天器誕生開始,世界各國都在想辦法突破黑障,因為這一情況實在是太危險,要知道美國和蘇聯時期,他們的飛行器就出現過在黑障區陷入失靈的情況。
但想要突破黑障,是不可能避免黑障出現的,只能從信號上面發力,畢竟飛行器被地球引力捕捉后,是近乎于做自由落體運動的,這個時候又不可能直接打開降落傘。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世界各國科學家,到底用什么辦法才能解決黑障問題呢?
為此我國科研人員決定采用更高的信號頻率和功率,讓信號能夠成功穿透等離子鞘,突破黑障,維持更好的通訊狀態。
在2023年時,我國神舟十五返回艙著陸時,便實現了對黑障的重大突破,在返回艙進入黑障區的時候,準確的捕捉到了它的身影,并且做到了實時高清圖像傳輸。
有了在黑障區全程跟蹤檢測返回艙的技術,就能更好的對飛行機進行引導,也能更加準確的預測返回艙的落點位置,對于宇航員來說就有了更多的安全保障。
不得不說,我國的科研人員實在是太強大了!
信息來源:
2019-09-13 09:32 觀察者 新知丨航天器返回地面有哪些關鍵環節
2025-03-19 06:47 界面新聞 “流浪”286天之后,兩名美國宇航員終于抵達地球
2024-11-04 07:17 封面新聞 神十八返回全記錄!太空出差192天的“80后”們回家了
2023-06-04 11:23 光明網 我國載人飛船黑障區跟蹤測量取得重大突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